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融资租赁税务 > 税务筹划税务筹划

对对碰纳税接近零 注册地址竟是虚构 朗玛“不明”信息

信源:栗泽宇2016-02-09【税务筹划】 人已阅读

【摘要】股市是一个需要故事的地方,朗玛信息到目前为止似乎讲了一个“好故事”。朗玛信息2012年2月登陆创业板,股价不温不火了两年后,2014年4月突然发力,股价从40余元起步,一年时间就翻了7倍,一度坐到了A股第一高价股的

股市是一个需要故事的地方,朗玛信息到目前为止似乎讲了一个“好故事”。朗玛信息2012年2月登陆创业板,股价不温不火了两年后,2014年4月突然发力,股价从40余元起步,一年时间就翻了7倍,一度坐到了A股第一高价股的位置。3月27日摸高到288元后,调头向下,截至4月3日,收盘价还剩246元。

    现在,到了验证朗玛信息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的时候了。

    作为贵州省第一个创业板上市公司,朗玛信息的创业故事堪称传奇,如今已把未来产品锁定在健康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也从“被别人收购”变成了“收购别人”。但在传奇背后,却也有尴尬的一面,无论是已经归属新浪的“新浪UC”,还是其主营业务“对对碰”,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尴尬,从这个角度来看,朗玛信息还从未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产品”。

    《华夏时报》记者奔赴贵阳调查时得到的一份朗玛信息与某运营商增值税结算发票对账单显示,朗玛信息2014年对对碰业务盈利空间下降非常大,而进入2015年后衰减更为明显,其中在2月份,其纳税金额已经接近于零,对对碰业务正濒临死亡。

    4月2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朗玛信息位于贵阳的总部采访,公司负责相关工作的苏女士表示,“公司所有高管都不在公司。”记者随后寻找朗玛信息工商注册地址时却意外发现,朗玛信息及其在贵阳登记的三家子公司的办公地址,均是虚构。贵阳市高新区工商局注册监督管理科一位工作人员解释称:“朗玛信息及其子公司的地址,是为了帮助公司注册方便而虚构的。”

    主营业务接连被曝光,市场前景堪忧,这丝毫挡不住朗玛信息的大肆扩张步伐。其背后资本到底是如何运作的?谁和朗玛信息在一起讲故事?

    同在贵州发展的某上市公司董事长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朗玛信息所获得的很多政策优惠是其他公司想都不敢想的,“贵州需要一个创业板的公司,所以给了他们很多帮助。朗玛上市前资产出现了问题,为了帮助上市,把公司办公地以很低的价钱出售给了朗玛,基本上就是半卖半送。”

曾经的财富传奇

    在成为“两市第一股”之前,朗玛信息和它的创始人王伟,并非广为人知;但若提起他曾经做过的“新浪UC”,几乎尽人皆知。

    那是一个即时通讯领域的混战年代。QQ、MSN、雅虎通、网易泡泡等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在一起肉搏。新浪最初的参战作品叫“了了吧”,但它是第一轮竞争中的落败者。但新浪很快通过一笔收购,实现了逆袭,那是2004年互联网界最著名的事件之一。

    朗玛信息的UC上线于2002年7月,其最初的定位是腾讯QQ的替代品,其操作界面是众多即时通讯产品中与QQ界面最像的。而历史在此时恰好送给了UC“一股风”。

    彼时,腾讯刚刚经历了互联网历史上最著名的励志故事,马化腾试图以100万的价格把QQ卖给深圳电信局,但对方只愿出资60万而未能如愿。急于寻找盈利模式的QQ采取了收费注册的机制,尽管时间很短,但这足以让UC寻找到自己的存在空间。

    2003年11月,上线仅一年有余的UC,注册用户达到8000万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30万人。尽管同期的QQ注册用户超过2亿,最高同时在线用户接近300万人,但UC的成绩足以吸引到资本市场的注意。

    2004年,运营两年多的UC以协议价3600万美元被新浪收购,王伟的创业团队集体入驻新浪。随后,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了与新浪约定的对赌条款,王伟选择了退出新浪,并回到了自己的“福地”贵州。

    朗玛科技1998年创立时,最初的办公室就是在贵州电信的机房里,他们的第一代产品也是为电信企业量身打造的,叫做“统一消息系统”,英文简称UMS。多年深耕电信领域的王智(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朗玛科技曾是市场上UMS领域的龙头老大,“当时在这个领域竞争的不乏思科、微软、亚信这样的大型企业,但朗玛的市场占有率大概可以超过70%”。

    王智表示,朗玛科技彼时的成功主要原因并不是产品有多好,而是因为“熟悉国情。那时候没有采购,这些产品都要参加‘鉴定会’才能被这些电信公司的领导看到,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朗玛科技当时参加‘鉴定会’连会务费都可以不用交”。

    在王智看来,重新回到贵州的王伟推出“电话对对碰”业务,是因为可以“扬长避短”。“他毕业没多久就被公司派到贵州,在贵州电信系统的人脉资源是他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做事,比留在新浪和腾讯拼智商要简单得多。”

    王伟延续了“增值业务提供商”的定位。2004年6月,朗玛在贵州启动首个“电话对对碰”服务,并获得成功,最终推向全国。此后十年,“电话对对碰”一直是朗玛信息的核心业务,直到2012年2月上市后都是。

朗玛家底有多“高”?

    4月3日,本报记者在朗玛信息上市资料中看到,主营业务一栏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电话对对碰。

    曾在电信从事增值业务相关工作的杨清(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朗玛信息的电话对对碰属于“电话语音增值业务”,是用户通过打电话而产生的费用,这个费用由运营商和增值业务提供商(简称“SP”)分成。

    “一般这种语音业务较高资费的都是每分钟两元,用户通过拨打电话交友,一般通话时间较长,十分钟就产生20元费用,运营商拿走30%,朗玛信息作为SP拿走70%。如果SP借渠道帮他们推广这个业务,还要再给渠道分去一大部分,剩余的就是他们的盈利。最常见的推广方式是电视推广,通过电视广告用户会了解拨打方式,参加游戏互动等。”

    杨清透露:“这曾经属于非常吃香的业务,一般要有很深的关系才能得到。”

    但电话对对碰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一些存有陷阱的消费推广,曾被电视台搬上“3

有用【 免责声明:本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并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所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站内提供的部分文章和图片资源或是网上搜集或是由网友提供, 若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权益,敬请来信来电通知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