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融资租赁税务 > 税务筹划税务筹划
如何“合法”开展税务筹划
信源:华税2016-02-09【税务筹划】
人已阅读
【摘要】编者按:长期以来,我国在税收和税务管理方面过于强化其经济属性,税收的法律属性被弱化,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尤其是“依法治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不断开展,人们对税收认知不断深化,逐步认识到法律属性才
编者按:长期以来,在税收和税务管理方面过于强化其经济属性,税收的法律属性被弱化,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尤其是“依法治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不断开展,人们对税收认知不断深化,逐步认识到法律属性才是税收的本质属性。在此背景下,企业开展税务筹划应遵循合法性原则,本文华税律师结合最新的案例为您解读税务筹划的三个路径。
一直以来,税务筹划都是热度非常高的一个词,甚至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讨论或开展税务筹划,首先要弄清楚税务筹划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否则可能会偏离方向,甚至违法。
一、合法性是税务筹划的基本前提
很多企业经营者对税务筹划的认知甚至只停留在两个事情上,第一个会计账务,第二个是发票,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税务筹划”。当然,大家通过网络或各种书籍,也看到很多税务筹划的介绍或所谓的案例,可惜的是,大部分方案最终都不能落地,不具有操作性。主要原因包括对税法、税收政策理解不准,没有充分考虑到非税成本,名为“筹划”实为偷逃税,缺乏有实操经验的专业人士及团队,等等。其中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合法性问题,也即这个方案能否符合法律尤其是税法的规定。
合法性是税务筹划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征,一是形式合法性,相关交易的安排以及纳税申报、减免、优惠符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实质合法性,经济交易的性质以及纳税符合实质课税标准、与税收立法目的相符合。传统“税务筹划”,大家可以看到,我在这里加了一个引号,比如利用账务、发票进行的“筹划”,将面临高企的法律风险。其背景是,新常态下,我们的税收增长也趋于缓慢,税收政策和征管的执行口径都在收缩。从税收立法方面来看,我们当前正在推进“六税一法”,营改增以后我们营业税就消失了,严格意义上说,按照目前的规定,年营业额超过五百万都要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发票转变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很多以前房地产、金融投资领域,利用发票进行的传统“筹划”面临的涉税法律风险将会陡升。征管法(修改意见稿)明确的将“骗取税收优惠”纳入“偷税”的范畴,加之偷税、逃税罪之间的界限不是特别清晰,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不太合规的不太规范的面临非常大的风险。包括金融信托税收立法正在加速,包括股权转让的税务检查、税务稽查大家都深有感受。在这种大背景下,从实体法方面,整个税务筹划的合法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违法成本低将成为了历史。
从实际征管来看,在强化依法治国,依法治税的大背景下,税务总局在强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从2014年开始,境内外反避税不断掀起高潮,并发布了规范文件。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证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尤其随着征管法的通过,相关信息成为相关职能部门的法定义务,大家也知道,很多以前的筹划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的。
二、合法开展税务筹划的三个路径
因此,传统的不太规范的“税务筹划”将无以为继,合法、合规的税务筹划是企业理性、必然的选择。结合我们所做的大量的案例,我认为税务筹划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战略架构层面,企业应该搭建起最优的税务架构,比如集团总部、总公司、母公司、控股公司的安排与筹划;营改增下,集团内部业务的整合;金融投资公司股权架构的安排,等等。这一块我们接触到北京的一家企业因为“营改增”,公司内混业经营无法实现分开核算,按照税法政策,可能会从高适用税率,那么我们协助他们进行业务的分拆,以实现税负的降低。二是商业模式层面,主要通过合同涉税条款的拟定来实现。比如,商业促销政策与节税考量、并购重组交易模式的选择、重大交易涉税条款的安排与筹划,等等。这一块我们最近也接触到一家大型企业,促销政策在税法政策适用上与税务机关发生了分歧,这起案例表面是税务争议,实质也是税务筹划,也即企业在安排商业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并善于运用税收政策,商业促销政策的安排,要与税收相结合,以实现税收利益的最大化。第三个层面,税务管理层面,主要是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成本费用的扣除政策。比如行业性、区域性税收优惠资格的申请,递延纳税政策的运用,成本、费用税前扣除政策的运用,等等。这种案例在实务中就不胜枚举了。
三个层面,对应我们企业的战略决策层、经理层、业务部门,因此税务筹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参与,尤其是税务架构的搭建和商业模式的选择,没有公司中高层管理者的参与和支持,是无法实现的。比如促销政策的选择,如果没有市场部门等其他部门的参与,税务筹划可能不太好做。因此,税务筹划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事情,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因素。
举例来说,比如股权投资,今年上半年整个股权投资量特别大,很多投资者寻求我们的帮助,以优化税务架构。我们也遇到北京几起非常大额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案例,这些投资者直接持有股权的公司注册资本非常低,目前公司溢价非常巨大,仅个税就缴纳了三四亿,主要原因是股权架构比较简单,个人直接持股,转让收益需要立马缴纳个人所得税,无法实现延迟纳税的功能。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其有持续投资的安排,其实可以通过公司平台实现间接持股,以争取享受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处理,实现延迟纳税。
合伙企业作为投资载体,也会面临的一定的风险。最近也遇到一个案例,自然人投资者在2012年实现了一笔收益,当时没有交税,但是今年税务局在检查的过程中,认为他这个收益应该交税,这种情况下企业问我们,到底应该不应该交税?我们知道合伙企业不是一个纳税主体,并且按照相关规定,合伙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是当年实现的收益以及未分配收益,税务机关要求纳税是有依据的,也即合伙企业也不具有递延纳税的功能。诸如此类的安排的筹划,我们应该在股权投资过程中非常重要,尤其对于进行资本运作的企业,显得格外重要。
三、最新案例解析
北京某上市公司A面临经营税负过重问题,同时:(1)原始股东持有股票解禁将来临;(2)拟在境内参与投资一家科技公司;(3)2-3年后拟收购一家国外知名同行业企业;(4)该公司目前没有享受区域性或行业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我们的分析,我们觉得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税务筹划,一是调整优化境内外税务架构,借助于西部地区合法的区域性税收优惠降低股票解禁、资本运作的实际税负,事实上,部分少数民族自治区出台了一些力度很大的税收优惠,合理利用就可以实现资本运作的低税负甚至零税负;二是积极申请税收优惠资格,通过法律调查,我们发现这个企业至少可以申请两个方面的行业税收优惠
上一篇:“资产负债表”涉税风险分析
下一篇:工会经费税前扣除的条件与纳税检查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一元转股与平价转股的税务风险
在不符合作为例外条件存在的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一元转股将具有极大的税务合规风险,而平价转股也将受到主管税务机关的重点关注,可能被税务机关核定征收。委托贷款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和税收处理
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等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那么,委托贷款怎么来进行账务处理和税收处理的呢?针对此问题,小编分别从两个方面对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1、委托贷款账务处理方面: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应用指南》有关科目及账务处理的规定,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一般地,委托贷款是融资租赁的相关税务处理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由出租人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拥有租赁物的使用权。租期届满,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一般由承租人取得租赁物的所有权。实践中,融资租赁可以细分为两种经营模式:一种是出租人应承租人的要求与第三方签订购销合同,向第三方购买指定的租赁标的物,此种租赁方式为直接租赁;另一种是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购销合同,由承租人将自己拥有的租赁物出售给出租人,然后再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11个问题
在充满期待的眼神中,我们的纳税人迎来了加速折旧税收政策的颁布,当然税务总局会继续细化操作事项,结合财税【2014】75号,我们如何来理解、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形,以期从专业的角度,促进政策的有效落地、让纳税人好理解、易操作,减少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争议,这也是每个人的正能量所在。理解、分析与预测(1)六大行业的确认6大行业无法从税收法规中界定,只能引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