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规

证券律师的产品思维

關注我们证券律师的产品思维

首页 > 融资租赁法律 > 金融法规

证券律师的产品思维

2016-02-09 罗超国枫律师事务所次阅览

在证券业务中,一个项目如同一款产品,由企业与各家中介机构共同打造,证券律师是负责法律模块的产品经理,产品的研发过程,依据证券市场的法律规范、专业标准去打造,为交易目的而服务,最终向市场的投资者或交易对方实现“销售”。证券律师这个“产品经理”,既要负责把控产品流程和标准等客观元素,还要发挥其个性化的创造力。

一、流程把控

证券律师的业务,有很强的程序性,每个时点应该做什么,有各类法律法规依据,也有实践惯例。律师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项目特点,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这种流程化的形态,是产品的标准化因素。
例如,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从上市公司宣布停牌到重组交割完成,程序性极强,方案讨论——停牌——预案准备——董事会公告预案——审计评估——重组协议准备——董事会审议并公告重组方案——签署附条件重组协议——股东大会审议——向证监会申报材料——审核——重组委审核——获发批文——办理交割。
这里的每一步又包含很多小步骤,每一步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都可以提前准备。把握证券业务的流程化,制定严密的工作流程、计划,是效率的保证。在流程的标准化中,有两点值得关注:

第一,把握项目全局,切忌只看局部。流程化的优势在于每个工作节点,都有明确的工作内容,但是,每一个节点具体要做的工作,又关涉全局。在处理具体工作时,既要深入,又要跳的出来。
比如,上市公司的收购,标的公司可能存在资产或其他方面的瑕疵,当律师发现这个问题时,既要积极制定解决或降低交易风险的方案,同时还要积极推进项目的进程。实际操作的流程,往往不是单一线性,而是多头并行。

第二,严格把握关键节点,倒推工作计划。律师对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要了熟于心,接触一个项目,时间轴就应该在大脑中反应出来,尤其是对项目的关键节点。
比如,IPO中的审计基准日,这不仅是个会计时点,也是法律节点,律师要协助客户在此之前完成诸多规范性问题,同时又要按照此时点来准备IPO的申报文件。把握关键时点,以时点来划分工作阶段,串联整个项目,可以更快通晓全盘,未雨筹谋。

二、专业标准

证券业务内容也可以标准化,并不是说替代律师劳动,而是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实质是做好知识管理工作。

第一,同类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总结。证券业务有大量的合法合规审查,我们要做的是,从各类项目中提炼出主要事实,发现其中的核心问题,找到对应的法律规定,并提出规范化的解决方案。这一个过程,实际是在寻求事实和法律之间的高度契合。对于法律的高度盖然性,要实现标准化,完全依赖于从实务中梳理各类典型问题,并找到问题的解决路径。

例如,遇到公司上市中的股东委托持股问题,首先,要确认的是委托持股的事实情况,委托方是否真实出资、是否享有分红、是否行使表决权、双方意思表示是否一致?委托持股的形成是何种原因、何种目的?其次,再对应上市的规范要求,如何规范委托持股关系,不同类型有不同解决方案,是还原股份的真实状态,还是让代持方收购股份终止代持关系。

如果不对各类案例的原因、事实、背景进行归类区分,则很难给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每一案例代表了一类问题,重要的是将同类法律问题进行提炼,形成代表性的解决方案。

第二,提炼文字表述,形成标准化的模块。总结出一类问题的特点和规范方案后,要在素材和表述上进行精炼。如同组装汽车配件,很多的配件是标准件。对于类问题的提炼,以简洁、明确的文字表述出来,包括摘录同类案例、摘录解决方案的核心点。这些模块化的文字表述,一旦未来遇到同类问题,就是最好的原始素材,律师可以直接提取,通过与个案情形的结合,直接用在备忘、法律意见、合同等各类文件中。

第三,随时随地总结,长期更新形成知识库。证券律师业务的标准化,其核心在于对项目的梳理提炼,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并且不是一个或几个人可以完成的工作,既有赖于项目律师不断提供原始素材,也需要专门的知识管理、技术升级。

知识库的核心,是大量案例、法规、素材的提炼、编排、检索和综合运用,仅仅由律师来做还不够,需要更多技术支持,例如信息抓取、分类检索、同步更新等功能。可以说,知识库从0到1的建立,律师的作用更重要,形成框架。而要完成一个检索方便、全面系统的数据库,则要借助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技手段来完成。

三、团队共生

证券律师的业务,需要与企业、各专业机构之间分工协作,包括保荐机构(券商)、会计师、评估师等,共同完成项目。企业作为委托方,其他中介机构作为共同服务方。一个项目是否高效运转,依赖各个机构之间的高度配合,这种机构组合,类似企业为资本运作而组织的突击队,大家目标一致,协同作战,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是一个无边界的团队。

第一,机构之间的职责既清晰、又模糊。律师在这个大团队内,主要承担了与法律相关的事务。但我们经常面临一些更延伸的问题,例如,IPO 项目中,企业的收入确定方法,看似财务问题,但一定牵涉业务合同的规定、风险转移条件的设定,这当然与法律相关;又如,税务策划方案,看似财务或税务事项,但无论什么方案都要经得起税法的考究。

虽然每一家机构都有自己的业务标签,但交叉重合的地方众多,这是证券业务的特色,也正是证券律师的机会。律师解决好法律问题,只完成了本职工作,而与法律相关的外延问题,从律师的视角提供专业分析,往往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证券业务由于涉及的面广,其实有诸多外延,可以去挖掘和发挥,例如税务、劳务、融资、行业等等。

第二,服务于我们的客户,还要服务于我们的合作者。为客户服务,我们有服务协议的约定,给客户以专业体验,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对于合作者,我们去考虑他们的体验,似乎既非职责,也无收益。其实不然,大家协力配合把工作做好,才能完成客户的目标,而协同服务的背后,其实是可持续性的合作。

纯粹的商业买卖,往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契约所绑定的服务关系,并不一定是最持久的。机构之间的合作,更注重过程,结果是由很多客观因素左右的,而律师以什么态度、方式、专业度来工作,往往是合作伙伴最关注的。当然,任何合作都有基本原则:一是平等化,专业服务都是基于平等,越专业、话语权越强;二是风险控制,服务与风险是两个方面,我们提供专业服务是为控制风险,而不是分担风险。

四、产业思维

证券律师是在为资本市场提供服务产品,作为一个专业的“产品经理”,要有自己的产业思维。

第一,行业耕耘,长期积累。作为证券律师,如果我们只关注证券市场的法律,按图索骥的要求客户去规范,而不去积累行业信息,对企业的产品特点、生产工艺不予关注,对竞争对手、上下游不做调查,对企业定位、发展方向,说不出个所以然,则一定无法提供专业有价值的服务。

伴随科技创新,资本市场的发展,将越来越专注于产业内外的整合,证券市场的并购交易,越来越活跃,都是基于企业及所处行业发展特点和个性需求。证券律师,除了牢牢把握证券市场的法律规范,更要对项目特质、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法律门槛之上,建立专业服务的壁垒。

第二,提高市场敏感度。证券律师容易专注于某一类业务,而资本的运作,是一个很综合化的体系,涉及产业、金融的各个方面,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都可能面临非常不同的资本需求。关注更全局的产业运作以及资本所关联的金融市场,并非要去做每一个类型的业务,而是培养全局视野,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总结发现一些规律。

这就像看闲书,和专业学习相比,无直接效应,但所获得的信息,往往开启另一个视角,让人站得更高,回到自己的专业问题时,会更清晰。

五、匠人精神

任何一款产品,对于所服务的用户和市场,除了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还希望传递什么?产品背后的理念和态度是什么?

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一辈子都在追求做最好的寿司,对于食材、工序、做法的考究都到了极致,徒弟要煎蛋,先经过十年基础工序训练,才可以去做。小野二郎的寿司,表达了匠人精神,对手工劳动极度尊重、对工作持之以恒、追求极致。证券律师的法律服务,除了为资本运作解决法律问题,一定还有我们自己独特的态度和理念。

大家都很熟悉一个场景:在一个项目的法律意见书定稿申报前,总要翻来复去的看,不停修修补补,总觉得有疏漏,最终定了稿,像生完一个孩子,过程极不好受,完了一度空虚。这在其他法律业务中应该也有,但对于证券律师,有很特殊的一点,律师签字,不仅是为客户负责,也是为证券市场,做了一个公开的承诺,负有公共责任。这种公共性,意味着,除了专业、敬业、极致,更需要对职业的尊重、对法律的敬畏。【完】

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并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所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知识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