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业务

证券从业人员职业规划

關注我们证券从业人员职业规划

首页 > 外汇资金研究 > 外汇业务

证券从业人员职业规划

2016-02-09 雪球访谈次阅览

毕业了,要找工作了......毕业后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呢?在一个传统行业从业四五年了,没有了新鲜感,是否可以去证券业?貌似当个研究员也不错?由于近几年证券业屡屡爆出高收入的消息,因此无论在高考填报志愿,还是在就业选择时金融都是炙手可热,金融业也一直是职场中最受人关注的行业,也是许多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大学毕业生抱有诸多期望的职业。但是与金融业兴起相伴的却是近年来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影响,整个行业从产能角度看又有点相对过剩,但从细分领域来看,专业人才似乎又是十分匮乏。如何才能成为金融行业稀缺的专业人才?一个好的行研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在日常调研中需要积累哪些经验?如何成为研究总监或者好的基金经理?

针对职业规划这一话题,雪球邀请了从容投资合伙人、研究总监陈宸做客雪球访谈,从他的个人经历的角度跟大家一起交流证券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欢迎围观提问。

陈宸:

各位雪友大家好!感谢雪球邀请我,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金融行业的职业发展的我的想法。看到有人问,先觉得您是女的,后来又觉得您是男的,您究竟是男的还是女的?哈哈,好cute的问题,小女子在此重申,俺就一介女流之辈,所以,本次访谈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错了别拍砖哈,大家伙儿不值得和一女流之辈计较哈。

世说新语:问一下陈总,女性喜欢追求时尚和潮流的天性与投资有没有矛盾?翻阅历史,好像鲜有女性投资大师,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陈宸 回复 世说新语:

我很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曾经一度为之很悲观,想,如果从概率上来说女性成为成功投资者是很低的,那么我是不是选择了一条没有光明的道路?不过,后来我安慰自己,所有的概率都有小概率事件,哈哈,期待自己是那个小概率吧。

其实,女性不仅仅是在投资行业,在大部分行业,都鲜有大师。从概率上来说,就是低概率成功的性别(相比较男性)。这是必然。不能回避。

女性的思维方式总体比较感性,而且容易被家庭所累。我想你说追求时尚的天性,可能也是有所指,你一定去听过我的现场演讲,哈哈。

你的观点本质是:投资需要理性、判断力、魄力。女性如果追求时尚会没有理性、判断力、魄力。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必然成立。一个女性是否理性、有判断力、有投资的魄力,不能从她穿什么衣服来判断,而从她的思路,她的行为中判断。

BrightA:对@投资陈宸 说:您好,经常关注您的微博,有很多很有见地的观点。我的问题是,能否介绍几本关于财务报表预测和用excel建立估值模型的书,最好能够有具体的案例分析的,谢谢您

陈宸:

您好,感谢您过去一直关注我的微博,也感谢您评价我的观点有见地。

关于财务报表预测和excel建模的书,我能推荐的不多。

我在带团队的时候,基本上会自己给大家做财务分析的培训,用自己的财务预测模板给大家,然后根据每个公司的情况进行修改。我理解,财务报表预测和建模的理论数据用处应该都不大,最关键是实践,对公司的业务的理解深入,能把握未来盈利最核心的驱动因素,并拆分出来形成模型,这不是书本能教的。

对财务知识本身融会贯通的理解(最核心的是三张报表的勾稽关系,以及所代表的经营状况的内涵),以及把它们转化为表格,这是核心。就我看过的书,觉得帮助不大。

BrightA:对@投资陈宸 说:作为一个研究员,时常要向基金经理提供好的投资标的,公司不同的基金经理风格不同,有时候面临这样的选择,是提供一个其他机构都认同的股票(可能仍然有超额收益,但是相对应风险也会比较高,股价可以在短期内有上涨),还是提供一个其他机构冷落或是不认同的股票(具有超额收益,并且风险较低,但是股价可能要面临长期不上涨和盘整的等待),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和基金经理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呢?

陈宸:

研究员向基金经理推股票,是推荐别人都推荐的白马,还是推荐自己看好的黑马(却有一段时间不被市场所认同)。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否可以这样问您:如果您自己是一个基金经理,你选择别人都买的白马(你有一定把握,但毕竟还是有风险),还是选择你很看好的黑马(却需要忍受一段时间的等待,但你坚信你是对的)?

我理解这个和您是研究员或是基金经理没有关系。白马和黑马的选择更多是您自己所认同的投资风格的选择。白马和黑马做得好都会有不错的收益,关键是看您擅长什么,您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什么。

如果一定说和基金经理的推荐有关系,我觉得是你需要了解你的基金经理本身的投资风格和风险承受能力,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风格,进行更匹配的推荐。比如一个特别喜欢白马的基金经理,你给他推荐黑马,被采纳的成功率是比较低的。

周鲁:对@投资陈宸 说:行研在看公司的时候,总会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会偏向于某种类型的公司或行业,请问陈总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宸:

个人喜好等主观因素影响会偏向于某种类型的公司和行业,我理解是一个能力圈划定的问题。

比如我很喜欢成长类的股票,我未来只选择成长类的股票,标志着我把我的能力圈划定为:专研成长类,放弃其他风格的股票。

再举个例子,我入行的时候是看消费品的,我还可以选择消费品的股票,标志着消费品以外的股票我都不喜欢不爱好。

能力圈划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专注于思考同类的问题,并且累计相关经验,而且总是去思考这类问题的终极答案,最终我会变得经验丰富,在这类问题上判断力强于竞争对手。

能力圈划定的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我可能划定的能力圈不是一个持续盈利的,或者不是一个能在未来几年获得好的收益的能力圈。甚至,我划定的能力圈可能是未来不再有机会(或者极低概率出牛股机会)的能力圈。比如,如果我把自己的能力圈限定为我初入行的时候的可选消费品,大家这一两年是同情我没活干呢,还是同情我没活干呢?

第二,我划定的能力圈可能过早把我的能力给埋没了,我本来有机会赚取另外一种风格的钱,但是我因为在现在的风格中赚钱了,舒服了,我不想挑战自我,付出可能失败这个成本,培育新的能力,这样,我错失了更多的成长的机会,错失了更美的其他风格的股票。

举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例子,巴菲特划定的能力圈是把高速增长期的谷歌、微软、苹果都排除的。尽管我很尊重巴菲特,也认为巴菲特的很多方面能力令人仰慕,但就这一点来说,我个人并不赞同,抓住高速成长期的苹果,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富有成就感和美妙的事情,我不会因为我之前看可口可乐,就排斥苹果的。

所以,归根到底,你需要:

1)了解你能力圈以外的世界,看看大致分几种能力圈,各需要怎样的基本素质,自己更适合哪几种。

2)了解未来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区间,哪种能力圈最重要。然后和自己现在划定的能力圈比较,是否是重合或相关的。

3)如果自己的能力圈是未来走向没落的,果断放弃,从相关性和未来的盈利性方面重新寻找更合适的能力圈重新划定。

4)做好了划定后,认真专注地去实施,才能对这类股票的理解深入超过别人。不被自己认真思考过放弃的能力圈(及短期的获利机会)所引诱和干扰。

步兵:对@投资陈宸 说:对于一个传统行业从业四五年,如何跨行从事兴趣的金融行业呢?

陈宸:

传统行业的人要转行从事金融行业,我理解更多地从自己相关行业切入比较合适。但是现在金融行业的平均薪资在社会各行中偏高,所以现在这个竞争已经很激烈,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切入比较难。除了你的毅力、能力、还需要更多机遇。我自己认为雪球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提供了严肃研究股票的方法,如果你真的的打算依次为职业,多在雪球学习,多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好一开始专注于自己理解的行业和公司),在雪球或其他社交平台上看看是否能有可能赏识自己的私募高层,这貌似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但总体来说,竞争激烈,成功需要运气。

BrightA:对@投资陈宸 说:通过查看大量的研究报告,我自己的感觉是,现在很多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存在研究过度的现象,您怎么看研究员写出的长达几十页的研究报告,与实际投资决策只需要的几个要点之间的矛盾?研究员如何平衡好写报告和提出有价值的投资标的之间的时间分配。您所在的公司,对研究报告的长度是否有明确的要求。

陈宸:

您说的我非常赞同。

1)现在的研究存在过度研究。黄帝内经曰“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我加入了很多微信群,感觉99%的内容都是流散无穷。占用大量的时间,却不解决问题,不贡献价值。

2)真正一个股票投资的要点三五分钟就能说清楚,就是知其要者。

3)我个人非常反感长篇大论的报告(当然有些大报告写得很好我因此而错过了)。以及极度冗余的信息。我认为现在的市场信息过度冗余,让人反而迷失了投资最核心最简单的地方。我在管理团队的时候更要求,把事情说清楚,把最核心的东西分析清楚,三五句话把理由讲清楚。长而无物的报告对我来说,浪费彼此时间。

逍遥御风:对@投资陈宸 说:陈总您好!想请教您对于大部分金融机构设置研究生门槛的看法?您认为这种门槛仅仅是出于人数的筛选,还是通过大学的培养体系研究生确实比大学生有更高的素质?又或者很优秀的大学生能否突破研究生这种门槛的限制呢?

陈宸:

1)金融行业设置研究生门槛,这是从概率的角度去筛选人才的一个不错的偷懒的手段。从概率上来说,考上研究生的自然大概率基础素质会更高一些。

2)金融行业能设置门槛,是因为其平均薪资高于其他行业,所以从岗位缺口的供需来看,它有条件设置。除非你特别牛,你只能接受。

3)从我的角度,我认为坚定希望从事金融行业的人自然会去考研究生,而因为考研究生害怕就放弃的,坚定的程度也不够了。

4)所有事情都有偶然事件发生,而且通过不寻常的道路走入这个行业并站稳脚跟的,通常比通过正常道路一路走来的更优秀,成就更大。只是,我一向对自己和对团队的要求是:假定自己是80/20原则中的那20(比80%的人更坚定,更专注,所以能获得一定成功),而不假定自己是那20%中的又一个20%(是优秀的人当中最优秀的人,所以发展道路非常异类,而这个异类注定必须承受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大部分人是不堪忍受的)。

方山仙人:对@投资陈宸 说:陈老师陈姐姐陈总好,我即将读研(证券期货专业),请教,如果最终目标是像您一样成为私募合伙人,那么:

1.求职时卖方好还是直接买方,因为太多人说,还是先进卖方行研更好,什么以后发展更好云云,但我倾向直接找买方的公司,您怎么看?我看您好像就是券商出来的?您说说卖方经历作用大不大呢,我看国外对冲基金经理多数是直接买方出身。

2.CPA或者CFA这玩意儿有没必要,我感觉考试挺花时间,不如直接研究公司报表、研报读大师书籍读各方面书籍更能学到东西,而且我感觉我本科就学金融,真正最欠缺的是行业相关的知识,但求职时好像这些证书又很被单位看中?

3.谈谈你们单位招聘研究员的要求吧,招应届毕业生么?

谢谢啦。

陈宸:

关于卖方和买方的区别

1)卖方分析师的本职工作:深度跟踪某一个行业或几家公司,销售自己的观点,并依据销售的观点来获得名气,进而通过这个名气获得自己赢得的报酬。

2)买方分析师的本职工作:将自己的观点转化为公司资金的持仓,根据持仓回报获得自己的报酬。

二者之间的差异:

1)就获取自己职业生涯的进步或薪酬提升的途径来说,卖方从名体现更多,买方从投资的直接回报体现更多。

从名体现的,需要把握获取名的技巧。名不完全和推荐的成功率相关(有一定相关性,但比卖方相关性低了很多)。长期职业规划,需要考察自己是否具备获取名的本领。

而买方,则更多需要判断自己是否能培养出获取持仓利润的本领。

这里不存在褒贬,只是说要依据自己的能力、擅长、和爱好选择自己的职业。

2)就覆盖的宽度和深度来说,卖方就一个行业中的某几个票,非常深而宽度不够。而买方呢,相反,如果你在一个小私募,可能你得看N个行业,你疲于不停覆盖,却发现自己对任何一个票都不够了解。当然,大部分买方介于二者之间。

我理解,在深度和宽度之间的平衡,不仅仅是职业选择的问题,是我们终其一生任何地方都会面临的重大决策。比如,我们是选择持仓30个股票,还是选择重仓3-5个股票?比如,我们是选择有100个好朋友,还是选择有3-5个心心相印有求必应的知己?

我个人选择,手机里有1000多个号码,但是,最好的朋友可能只有几个。因为我的精力、时间、能力有限,能维护好和他们之间的感情和信任,为他们服务好,让他们服务好自己,就不容易了。但是,这几个,可能是我精选出来的。

3)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是买方私募的投资人,我给你一个建议:

先去卖方,因为卖方可以花很长时间看一个行业一个票,这样,你才真正理解一个行业一个公司。我入行的时候,我记得当年看600858看了两年。当时觉得很浪费时间,但是,回过头去,这一个票基本完成了我到现在所有投资技能的70-80%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或者,找一个可以让你像在卖方那样看票的买方,深度、不受影响地深入看一个行业。

但是,如果你旨在买方,别在卖方做太长时间,你会被名所累,也会太窄,失去拓展为优秀基金经理的机会。

CPA或者CFA的必要性

1)就真实的使用来说,不必要。我自己没有考过CPA,考过CFA一级,但我觉得我对会计的理解比大部分人要深入。

2)但还是回到用人单位的筛选概率来看这个问题:金融行业的平均收入在整个社会是高的,所以金融行业自然设置不必要的要求,保证其筛选到的人是高素质的。

对会计本质的理解,在投资中是极为重要的,你初毕业,如何向从来不了解你的人证明,你对会计本质了解,在你没以前有CPA证书的情况下?

3)如果你确保你对财务等知识的理解是直达本质,超过大部分人的,而且有能力让用人单位知晓承认这一点,让你PK过有CPA的批人,可以不去靠,更专注于做自己更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你做这个选择,其实是假定自己是20%中的20%,我觉得最优异的人,一定是道路和别人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很异类的发展路径的人,你如果自信自己是最优异的那一批,请做好承受巨大的压力的准备,也做好若干年后迎接辉煌的准备。

adansmu:对@投资陈宸 说:您认为过往业绩能否反映一个人的投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过往业绩一直很好,而且是真的好不是靠运气来的,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又不是金融业人士,转行的话有没有可能?

陈宸:

草根投资者和官方认可的投资者

这位童鞋的话题特别有意义。

资产管理行业,和其他很多行业一样(最近关注我的人都知道我对中医产生了狂热的兴趣,中医是我说的其他行业),存在一个过去已经被排名的官方或圈子里的信誉,这个信誉排名体系是把草根的有能力的但不在这个圈子里的人给排除掉的。

如果是10年前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我必然告诉你,你出了有很偶然地机会结识到大气、相信你的伯乐,你肯定很难把你过去的业绩转化为未来的生存之本。

但是现在,我觉得互联网给了大家很好的公平的重塑信用格局的平台。草根的道路应该是有了。当然,这当然很难,不过总是提高了概率。也许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监管环境的放松,你一直公开透明客观地展示你的过去业绩,我相信,这总会给你带来重新评定你信誉的机会。未来,互联网可能给草根重新一个信誉排名的机会。

小白的投资人生:对@投资陈宸 说:在这个行业学历和学校很重要,因为刚走出校门我们没法证明自己,在求职者蜂拥而至的情况下,只能用学历和学校的好坏来选择,在这种情况有什么选择?

陈宸:

非名校硕士进入投资行业的概率

1)人在社会大潮流下,大势下,是没有办法去抗衡的,除了接受。从概率上来说,你就会比名校硕士更少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你必须要接受。

2)概率低等于没有吗?不,仍然有概率,但是很低。需要你更努力更刻苦,更坚定。

我5.22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做过一场演讲,我讲到我毕业的时候是当年我们硕士同学中最晚找到工作的(同学们工作半年后才找到工作),全班就我一个人进了投资行业吧。现在回过头去看,我是当时的极低概率事件。

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承受的痛苦,需要你坚定的程度,是大部分人不能承受的。你要有思想准备,而且要有思想准备,即使如此,你也未必能有机会。

3)如果没有机会,当时我给自己的几个备选方案给你参考一下:进入财经媒体、进入上市公司资本部。这些都是我认为能曲线救国的岗位,如果我终极目标是进入这个行业做投资,我一时不能找到研究类工作,我的备选方案也可以让我两年后再次进入这个行业。

4)路漫漫其修远兮,而且非常辛苦,祝福你顶住压力,也提前警告你,顶住压力和痛苦之后,你仍然可能理想破灭。

郭晓平:对@投资陈宸 说:哇,这么火,参与把,咱就爱热闹。请问陈总,站在您的角度,传统行业从业者和证券业从业者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要转化需要达到一个平衡不是)。研究方向更看重职业经历还是知识体系结构。介绍先您日常的工作呗,分享下经验。

陈宸:

传统行业和证券从业者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1)局部VS大局。传统行业的人的思维方式,和做的比较好的投资行业的人的地位方式,有局部和大局的区别。因为传统行业的人更多是在自己的行业,做自己的事务性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是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执行力强。而投资者们,需要看大量的行业,预判行业的发展趋势,哪个公司终将成为龙头,所以投资者更注重大局,而落实到细节处(比如真的创业)就歇菜了。

2)现在VS未来。传统行业的人的思维方式,更多关注过去和现在。而投资行业的人更多关注3年后行业会如何,进而形成现在的投资策略。比如我在和很多传统的朋友讨论,我觉得不到一年华为手机在的市占率可能就超过外资了,而传统行业的人觉得三星还很牛,总得要好几年吧。其实这里只是对趋势的判断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陈宸:

对不起各位,完全没想到有那么多问题,之前只预留了1个小时参与访谈。预约的3点钟的拜访的人已经等着俺了。我会很努力的,稍后会逐一把我认为我可以回复,并且没有重复的问题晚些全部回复。请大家耐心一些,等我晚上的回复。暂停先。感谢大家支持。

杀猪哥:对@投资陈宸 说:在雪球见到的最真诚的访谈者

陈宸:

真好的评价,谢谢。晚上估计回家很晚,到时候把一些能回答的再回答吧。

卢鹏_正能量:对@投资陈宸 说:陈总您好,想向您提一个行研的职业前途问题。本来我是有志向想做卖方行研的,但是看到现在的行情和证券公司的现状,卖方分析师很多都在叫苦叫累;这样的话,新人进去,是不是会更难以出头,同时会面对非常残酷的市场化竞争与淘汰呢?卖方分析师还是一个好的机会和平台么,其中的机会是不是已经很少了呢?谢谢您。

陈宸:

卖方分析师是否还是好的机会和平台

1)我个人认为现在卖方分析师的总量是过剩的,且许多行业的资深卖方分析师已经很多你要取代老一辈的难度更大。从这个角度,进入这个平台的确会面临很激烈的竞争。

2)如果你是以卖方分析师为长远的职业规划,我觉得将面临很激烈的竞争。理由刚才说了。

3)如果你是以买方为长远的职业规划,卖方的历练不失为积累。不过你还得分析买方的 竞争格局。

4)还是老话,难度大概率低并不代表没有机会。如果你仔细分析现在的卖方分析师,很多行业还是比较缺乏真正有思想能判断准最重要的行业要点的分析师,更多的是信息跟踪者,花很多时间去跟踪很多信息累积了自己的从业先发优势。如果你非常自信,而且你的自信又不是盲目的,我觉得你有机会,只是概率低,道路更艰苦,而且未必成功。

云端漫步:对@投资陈宸 说:请问陈总:小孩明天就要参加高考了,将来想从事金融投资业,有哪些大学和专业你认为比较不错?

陈宸:

有志于从事投资行业的学生高校选择建议

1)我觉得您很有眼光,18岁的孩纸很难自己选择职业,您选择投资,从今天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10年后我不知道(可能不是,因为我那时候很看空的经济,长线看空)。年轻人选择投资行业是一个好的选择,主要原因是,这是一个轻资产的行业,是用别人的钱赚自己的钱的行业(我是不是太坦诚有点傻帽了?),所以如果你同样努力,同样名列行业内的前50%,你的收入一定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或者其他大部分行业的平均水平。

2)但是这个行业要承担巨大的压力、挑战,对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你要确认,你的孩纸的确能够承受这些,而且有兴趣。我理解要做好投资,是需要比较强的欲望,好胜心的,对自我的要求也需要很高,也需要很勤奋,能吃苦,判断力也需要很强。如果不具备,带来的痛苦,并不是高薪能弥补的。

3)我个人建议读一流学校的理工科专业。我自己在用人的时候偏好用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因为这些孩纸大概率逻辑性强、思维更清晰、更不容易感情用事和偏执。辅修财务、金融。会计金融的知识很简单,但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好的判断力不容易。或者读硕士的时候选择金融类学校或专业。

4)现在大部分证券公司、私募基金都提供实习岗位,只要你确保孩纸真的想进入这个行业,在校期间不要计较报酬,找到好的实习单位,跟着好的老师学习,这是最好的方式。

中投证券魏志羽:对@投资陈宸 说:陈总您好,您对大商和品牌服装行业的分析堪称经典,非常有启发,我想从您的角度咨询下研究所机构销售的未来发展方向,感谢!

陈宸:

卖方销售的发展

谢谢您对我之前观点的关注。

谈到卖方销售,我不在其位,估计了解比较肤浅,但是我愿意就我不够知晓深入的领域做一些我的观点分享,错了,大家谅解我随口胡邹。

1)的卖方分析师总量,卖方销售的总量,我认为是有点过剩的。进而造成行业信息的极度冗余。我的邮箱基本废掉,基本不看,MSN也是早年被泛滥的群废掉的,今天看样子微信也会有同样的命运。

2)我个人认为卖方销售的总量过量,但是精品不够。一个致力于做好自己业绩的私募基金经理,一定是希望卖方能够把他们公司几类报告或研究员及时推送到自己面前:第一,对某些自己持有的股票跟踪紧密的。第二,对有机会(且自己感兴趣的)股票推荐有独到见解的。第三,对自己所感兴趣的行业有思想有理解的。一个卖方研究所现在动辄有百位分析师并不奇怪,买方面临20个卖方,每个卖方100个分析师,每个分析师本身每天自己有些信息也是冗余的(可以理解,大部分人平时说话80%都是废话,少数是有重大意义的话)。在这么冗余的信息里,好的销售能够挑选出她的客户最关注的信息和人,并且及时推送,关注她的客户对这些被推送的信息的兴趣程度,以便未来更多服务。这一点,做到精的销售,就我个人的体验,不是太多。

3)正如我第二点所说,我个人认为要做好一个销售是需要极高的专业知识、对客户高度的尊重和细心(对客户的投资上的需求清晰明确)。如果一个销售的判断力本身问题很大,推荐的分析师的观点被屡次证明是错的,这也比较难成为我眼中的好销售。

4)还是强调一下,我对销售不够了解,以上,纯属胡诌,姑且看之,别拍砖哈。

lightofheaven:@投资陈宸 您好,我是一名计算机系研究生。方向为数据挖掘。平时对投资很感兴趣。尤其是量化。自己做了一部分建模以及实验性质的研究。自己想在金融行业就职,不知道应该考虑何种的职位?谢谢。

陈宸:

个人建议:请转攻量化投资。但好的量化投资,需要对价值投资等其他流派都理解深入,才能做好,需要大量思考,和同行沟通。

rakerolle:对@投资陈宸 说:1、记得您之前从事港股研究,由于各种原因,a股和港股,小股票和大股票,两者的估值体系和市场理解存在很大差异,请问,您如何理解、适应和把握机会?2、能否方便推荐一下,您较为欣赏的研究员或者投资者?

陈宸:

A股港股之差异

1)估值体系的差异。香港市场是一个国际资金汇集的市场,国际资金怎么想,估值怎么走。在我眼里,国际资金的想法的不确定因素远高于境内资金,判断更难。米国发生点啥事儿,欧洲发生点啥事儿,港股都拼着命表示是相关的,米国的人自己的资产配置到哪些市场也会影响到港股的估值体系。在我眼里,这是老虎机,但是,还是老话,在一个很牛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眼里,那个老虎机就是一个能保证概率赢钱的投资工具,我想,有人能看懂港股的估值体系。

2)市场理解的差异。港股更相信模型、财务数据、行业地位。A股更相信和高管的沟通。港股更长线,但是短期有时候估值显得不可理喻,一个很好的票可以在没有被证明自己之前半年到一年股价不动,而在A股投资者眼里这个票很简单,就是有价值,只是财务数据还没出来罢了。A股呢,更浮躁,一点消息恨不得就先打个涨停,生怕别人抢了先,可是,把时间维度拉长,好多这样的消息并没有带来真实的回报。对公司的理解,总体来说A股的资金要深入很多,但是因为总体更浮躁,所以这个深入在很多时候显得不够有意义。

3)任何市场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你去赌场,就先把赌场的股则适应了,再开赌。无论在港股还是A股,掌握游戏规则,都能赚钱。只是两个赌场的规则差异太大,我通常只选择其中一个赌场赌。

玩转大消费:

对@投资陈宸 说:私募需要配备消费品研究员吗?要求是什么?

陈宸:

私募基金需要配备消费品研究员吗?

如果我自己是一个私募基金的企业主,我将我自己的私募基金明确定位为成长性的,我不会咋消费品行业配置过重的研究力量。我不会完全放弃,但是我会比较轻描淡写地跟踪。

我认为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或核心高层的最重要的职责是分配自己的研究资源。研究员本身的作用更多的是在自己所在行业去做相对收益,而基金经理或企业主才是真正决定这个公司的收益的最核心的决定因素,他把哪几个行业配置较多的研究力量,直接决定了他在哪几个行业有优势,在一个未来出牛股概率很低的行业配置过重的研究员,则将是浪费,也不会形成领先优势。

后浪:对@投资陈宸 说:陈老师您好!其实我关注了微博也关注了微信,哈哈,趁今天这个机会特此请教。我是一名刚刚工作一年的投资新人,在一家私募任职投资分析员,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一年的工作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收货颇多。不过,在于个人的职业规划中还是有点茫然,目前我正在学习CPA,争取几年内考出。长远的规划却是空白,请问我该学习哪方面的技能,或者如何提升自己,从而成为一个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

陈宸:

投资行业新人应该如何储备自己的技能

1)投资行业需要的知识中,财务是比较重要的一环,但是我看你的简历,已经够了,更多是实践,不需要再考试。当然,你的证书有其他用途除外。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选择把考试的时间去更多研究公司研究行业,更多和同行和上市公司沟通,哪怕更多阅读华尔街大家的书籍。

2)实战是最好的学习。看公司,和高手讨论,自己错了坦然认错。坚持写小结,把自己犯的错,哪里可以改进,坚持写。我觉得比看书更有用。

3)除了实战,其他所谓的知识,我觉得更多是从同行、上市公司高管沟通获得。建议你把MBA的课程列表打印出来,大部分科目都是投资需要有一定了解的。推荐波特的竞争战略这本书。其他的按照MBA的课程每门买一到两本入门的书,根据入门的书在实战中累计这方面的知识。

张翔就是浆子:对@投资陈宸 说:陈总您好,请问您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怎么看,尤其是面向个人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陈宸:

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业务

1)互联网对人类的意义,我就不赘述了。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带来的革新,我认为长远的未来,不会把金融行业遗漏。

2)金融行业的问题是,有拍照的问题。但长远也一定会逐步被突破。就像支付宝最终能突破对金融行业的贷款垄断一样。

3)就像web1.0的网站基本没啥值钱的公司,没有太多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我更愿意理解为,只是沾了互联网三个字表示自己很热,但是却很难在已经竞争很激烈的金融行业内分一杯羹。在我眼中,互联网本质上是可以存储过去内容的人类社会关系的网上重现,你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性、对人的需求理解不够,做个网站,也不会带来太多的创新和盈利。

4)但是,互联网和传统社会的其中一个不同在于,这个网上社会对历史内容、信誉的长期低成本存储,以及所有其他人搜索、贡献内容的便利,这将使得互联网可以实现很多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更强大和有想象力的功能。一旦找准方向,互联网又是一个边际成本低的business model,其爆发性将可想而知。

5)具体的方向,我没有更多思考。雪球我觉得是找准了方向真正实现了创新的(@不明真相的群众  我又夸你们了邀功来了哈),其他,我关注不够,但我想很多创新在这个行业不一定起作用,因为金融行业本身竞争很激烈,web1.0的创新大概率将很难重塑原有线下的竞争格局。

@rakerolle:回复@投资陈宸:对公司的理解,总体来说A股的资金要深入很多,但是因为总体更浮躁,所以这个深入在很多时候显得不够有意义。

免责声明

    本网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并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所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知识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