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机构研究 > 银行运营 银行机构研究银行运营

负利率政策的影响

  • 银行运营
  • 2021-03-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全球金融稳定分析处的高级经济学家 Luis Brandao Marques 和货币与资本市场部的主任助理Gaston Gelos 发表文章说,许多央行可能迟早不得不考虑实施负利率政策。

他们首先回顾了负利率政策的经验。他们说,2012年以来,一些央行推出了负利率政策。面对通胀率持续低于目标水平的状况,丹麦、欧元区、日本、瑞典和瑞士的银行采取了负利率政策(对于多数央行,利率政策是其维持价格稳定、从而支持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更广泛职责的一部分)。这些央行也在应对极低水平的“中性实际利率”——在这一中性实际利率水平上,货币政策既不收缩也不扩张。此举反映出,尽管央行已经将利率降至零,它们仍在试图提高通胀率。

在许多央行面临政策约束的环境下,负利率政策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总体而言,负利率政策放松了融资环境,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支持了经济增长和通胀。然而,负利率政策在政治上仍然存在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种政策常被误解。

在负利率政策实行之初,很多人质疑其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事实证明,负利率政策对通胀和产出的刺激效果与可比的常规降息或其他非常规货币政策大体相当。例如,一些研究估计,负利率政策可以取得常规货币政策高达90%的有效性。这些政策也使货币市场利率、长期收益率和银行利率走低。

企业存款利率比零售存款利率下降幅度更大,这是因为相比个人,企业转向持有现金的成本更高。银行贷款规模普遍扩大。由于银行及其客户都没有明显转向现金,在这一情况发生之前负利率甚至可能进一步下调。

到目前为止,负利率政策对银行利润和金融稳定的任何不利影响都是有限的。

总体而言,银行利润并没有恶化,尽管更多依赖存款融资的银行以及小型和更为专业化的银行受到了更大影响。大型银行增加了放贷,对存款账户实行收费,并从资本利得中获益。当然,银行利润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这一情况可能主要反映了短期效应,而随时间推移这一情况可能出现逆转。另外,如果政策利率在当前负值基础上进一步下调,副作用仍有可能出现。

在已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国家,货币市场基金并未崩溃。即使当前的“长期低利率”环境确实造成了对金融稳定的重大担忧(因为低利率导致金融机构寻求收益或过度承担风险),负利率政策本身似乎并未加剧这一问题。例如,银行承担更多风险的行为看来并不过度 。

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央行实行负利率政策呢?原因很可能与各国制度和其他国情特征有关。制度和法律约束可能有影响,一些金融体系因其结构或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性,可能更容易受到负利率政策带来的不利副作用。例如,如果一国有很多小型银行,而且这些银行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家庭存款作为其主要融资来源,那么该国就可能更不愿意采取负利率政策。

即使是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央行,也是试探性地采取行动,通常是小幅降息,因为如果负利率政策持续很长时间或利率下降幅度过大,负面副作用可能变得更为明显。

Luis Brandao Marques 和 Gaston Gelos 表示,迄今为止,相关证据显示,负利率政策有效地放松了融资环境,同时没有引起显著的金融稳定风险。因此,已采取负利率的央行也许能够进一步降息。而没有采用这一政策的央行不应排除将类似政策作为可供采用的工具,即使它们不太可能真正用到这一工具。

最终,鉴于中性实际利率处于低水平,许多央行可能迟早不得不考虑实施负利率政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