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行业与好企业的标准

投资分析 2016-02-09  星期二 小小辛巴《红周刊》特约作者 5120字 行业,企业

导语:前文作者小小辛巴重点解释了安全的重要性,简单化理解,就是要努力防止收益率的回撤,把底线给守住。但是,作者认为,守得再好,坐吃山空也会把自己饿死的,练好内力,不是用来光说不练的,而是用来打猎物的。

风吹草长,动物乱跑,要选择什么样的猎物呢?

狮子不跟老虎打架

狮子再厉害,也不会选择那些最大最强跑得最快的猎物,比如说老虎。

如果老虎到了草原,兽生地不熟的,狮子占有主场之利,赢面很大,假设狮子能咬死老虎,得到的肉肯定是最多的。但是,狮子绝不会跟老虎打架,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生意它才不会做。它所挑选的仍然还是那些食草动物,而且不挑那些高富帅的,而是专门挑那些矮挫穷、老弱病残的食草动物来抓。这样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似乎有些不公平,但狮子不会和你讲道理,它只知道这样效率值最高,用最少的力气抓最有把握的猎物。

生存智慧总是最简洁、最有效。

同样,就交易对象的选择而言,效率值最高的不是去追那些人人看好的热门股,打赢了是有打虎英雄的风光,但更多的则是难逃虎口。而去捕获那些暂时陷于困境的好企业,在我看来才更能兼顾安全与收益,是效率值最高的交易。

就交易效率值的衡量而言,无非就是股票和价格,股票决定长远能涨多少,而价格则决定了什么位置起算盈亏。

具体交易起来,股票与价格无非是四种组合:

(1)好企业+低价格买入,极难碰到,但能获取最高收益;

(2)好企业+高价格买入,经常碰到,容易被套二到五年(关键是要忍得住),获取大打折扣的长期收益;

(3)坏企业+低价格买入,较少碰到,能够赚取市场波动中的估值修复,但长期来看,其估值优势将随着企业越变越坏而失去价值;

(4)坏企业+高价格买入,这种机会除非是自己傻到想去碰,其结果多半是万劫不复。

需要注意的是,买入价格固化后通常不会改变,而好企业、坏企业却不是绝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坏可能发生转换,从而导致不同结果。

比如说,原来是“好企业+高价格买入”,只要熬下去,还有解套获利的希望,可好企业过了一段时间慢慢变成了坏企业,那么模式就变成了“坏企业+高价格买入”,不仅解套无门,还要亏得半死。

同样,原来是“坏企业+低价格买入”,只能赚点市场估值恢复的短期利润,但坏企业反转变成好企业,那就变成了“好企业+低价格买入”,能够赚取超额利润。

由此可见,买企业就是买未来预期,长远安全变量在于由坏变好,短期安全变量则在于市场波动中的低价。

而陷入困境的好企业,经常被市场当作坏股票而把价格打到极低,比较容易出现低价的机会,即使受到长远变量的影响,也能带来三种回报:

(1)合理回报:当市场把困境好企业的价格打低到离谱时,低到比一般性股票还差时,那么即使这家企业无法再回到好企业的行列(有些真的会死掉),但有些仍保持着好企业的底蕴,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差,将来也有回到一般性企业正常估值的可能性,多少还能在市场波动中取得一些估值修复的合理回报;

(2)修正时机:陷入困境的好企业也有可能彻底变坏,但由于变坏是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所以低价既可以暂时确保第(1)项的合理回报,同时也给交易者告别那些慢慢由好转坏的企业留足了必要的修正时间;

(3)超级机会:幸运的是,不少陷入困境的好企业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坏,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又反转回大家公认的好企业,从而带来了超级机会。

股票类型还可以分为小盘成长型、稳定增长型、周期波动型,且这三种类型都有不同的赚钱机遇,但这三种类型都有可能遭遇困境,从而带来更大的机会叠加。

最完美的操作就是,先买了超跌极惨的困境好股,然后估值修复,赚取了合理回报;接下来,市场又发现它其实是小盘成长股,我们又赚取了几年的高成长回报;而这个小盘成长股的产品是具有知名品牌效应的快销品,达到一定统治地位后即成为稳定增长股的代表,穿越经济周期,变为熊市牛股一般的超级明星;最后,在其行业的繁荣周期顶峰卖出。

虽然这样的成绩可遇而不可求,没办法预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一批困境好企业来实现。反正最差结果是不容易赔钱;较佳结果是赚到了合理回报,次优结果是抓到了不少成长股,超优结果是实现了几次完美操作。

这也就是超级投资者沃尔特?施洛斯的成功做法:“我们买那些陷入困境的股票,有账面价值基础的,股价在低点附近而不是在高位,那些没有人喜欢的股票。”

狮子是不和老虎打架,但是遇到那种陷入兽夹无力反扑的衰虎,还是见一个灭一个的。

寻找好行业中的好企业

困境好企业的根本属性还是好企业,那么我们要怎么才能挑到好企业呢?曾经有一位股神写过这样一段久经历史考验的炒股秘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而巴菲特进一步为我们解读,好骑手是在好马上创造好成绩的,好公司大多源自好的行业。

所以,挑好企业,首先是要挑好行业,挑完行业再挑这个行业的王者。

而这个优中选优的王者就是我们百箭穿杨术的所要猎取的最大目标。

(1)行业很关键,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为什么行业很重要,因为行业直接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俗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再有才能的男儿,如果一开始就入错了行,所能得到的成就也有限。而对于大部分中上资质的人来说,其所能得到的机遇与财富,一大半取决于他工作时加入了什么行业,剩下的才取决于他的才能和时运。

企业也是这样,如果是在好的行业里,有些企业哪怕是素质一般,混吃混喝,也能赚得很好。

市场对企业的估值也是水涨船高,行业不同,估值差异很大,带来的股价安全度与机会也有很大不同。

行业好,空间很大,整体发展速度快,可以找到很多家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市场给予的整体估值就高,这也就是近几年信息、安防股票大多高估值的内在逻辑。这种行业的股价也活跃,便宜了就有人买,容易形成底部,且不会待在底部死气沉沉很多年,相应的安全度与机会也较好。

行业不好,整体空间也就那么大了,即使其中有一家特别厉害的企业,可以通过吞食其他失败者的份额成长,堪称沙漠之花,比如空调行业的格力,纺织行业的鲁泰,但是因为市场对整个行业不看好,估值就给得很低。行业中大多数素质稍微差一点的企业都很容易沦为死气沉沉的冷门股,长期躺底不动,有些还跌得深不见底,灭杀一切交易者的希望,安全度与机会都很差。

(2)好行业的标准:需求无限,供给有限

①最好的行业:与人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有着长远需求,产品被不断消耗的,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安全的幸福感行业。

价值一定是来源于人的需求,需求量越大,供给越小,价值也就越大。人们不断地需要吃、穿、用,且终其一生,都反复需要,因此,能带来最大的需求量。

但是,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有些行业的产品,虽然是日常需要,如冰箱、彩电、空调,但因为一旦买了就很久才更换,而供给又很充分,因此行业空间有限,所以这样的行业只能说是还行,需求量一旦成熟饱和,就进入衰退期。

而有些行业的产品,如油盐酱醋米是日常需求,也不断被消耗,没有长远的天花板(但每年也有消费总量的天花板),因此空间较广大,但是因为产品差异较小,竞争激烈,供给充分,且产品关系到国计民生,会严格管控价格,防止垄断与恶性提价,所以这样的行业只能说是不错,其中的品牌公司能以一定的差异化与辨识度,赚取一些超额利润。

最好的行业,是生产那些能满足日常需求且不断被消耗,还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安全的幸福感的产业(因为人们往往愿意为了安全与快乐的幸福感多支付些代价,也不会管控过多),供给较少或较稀缺(指好的知名品牌,或真正有效的产品)。饮料、医药、消费品等大多属于这个行业。

②次优行业:成长型行业。

成长型行业往往是由各种细分行业组成,产品千差万别,既可以是满足日常生活新需求的行业,如游戏、手机、智能机器人(13.960,-0.07,-0.50%)等;也可以是服务于城市管理的行业,如智慧交通、安防、环境监测等;更可以是为工业部门、矿业部门提供新效益的行业,如节能环保、工业机械人、高端装备等。

有些成长型行业最终会变为有着长远需求易消耗的最好行业;有的则被新兴行业所代替,走向衰亡。

成长型行业能够带来最大的暴利与最大的风险,对于交易者而言,行业空间、前景与发展阶段的判断至关重要。

综合以上两点,我认为值得长期关注的主要有以下一些行业:饮料、快销的日常消费品、医药、医疗器械、保健养老、安防、环保、军工、智慧城市、信息技术、4G移动产业链、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产稀缺产品或替代进口产品的其他行业。

(3)行业皆有周期

再好的行业,也有周期,而周期不同,产生的回报也不同。

总体而言,行业有大周期,有小周期。

大周期是指它的生命周期,也就是从新生,到成长,到成熟,到衰落,到消亡的全过程。

小周期,则是大周期各个发展过程中,因短期供需变化而产生的景气与萧条,小周期变化短的一、两年,长的三、五年,甚至是一、二十年。

需要注意的是,总体发展快速的成长期也会因短期需求减少而受挫遇冷,比如说90年代初期,白酒业刚刚随着经济进步而发展起来,但是,因为打击不正之风,加上一些地方酒厂曝出生产假酒毒死人的事件,整个行业遇冷,不少知名酒厂的效益都严重下滑,销售困难,事实上,这个萧条期只是小周期的一部分而已,从大周期来看,仍属于成长期。

衰落期也会因短期需求增加而突然景气,如在美国电灯产业取代煤气灯产业的过程中,美国煤气灯产业的资本家发现了电灯的威胁,也抓紧进行了技术,通过加强既有管网的建设与管理,提高煤气灯的发光亮度与稳定性,刺激了一些需求,而电灯产业因为电压不稳,电灯质量不稳定,所以,煤气灯产业也曾经一度死灰复燃,但大浪淘沙,煤气灯最终还是被电灯给取代了。

(4)行业内部竞争性

行业的内部竞争,也会影响到投资属性的判断。

有些成长型行业的技术门槛很高,同时还需要一定资质,且行业只有少数几个寡头在竞争,比如说医疗器械、安防、信息安全等,那么这个行业的投资属性就比较好,整体估值也就比较高。

有的行业虽然是成长型行业,但是如果技术门槛低、内部竞争激烈的话,比如说光伏行业,它的前景很好,目前还在成长期,也在不断地推广,但这个行业的技术门槛太低,有上千家企业在里面反复折腾,充分竞争下来,大家都无利可图,从投资的角度而言也不是什么好行业,必须特别小心。

(5)好企业的标准:要么惟一,要么第一

确定了好行业后,剩下来的就是怎么挑选好企业,说起来很简单,要么惟一,要么第一。也就是说,好企业就是行业内排名第一的企业;或者是该行业中惟一或独家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

但是,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是成熟的行业,谁是第一很明显,很容易就找到最好的企业。

而成长性的行业,群龙混杂,逐鹿中原,很难知道谁是最终的胜利者,而且衡量第一的标准有很多,有的规模最大,有的利润最高,有的成长速度最快,如何判断第一,并不是那么容易。

事物要辩证地看:行业内第一通常表现为最大规模,比如说红酒行业的张裕、水泥行业的海螺水泥等,可是如果你乱套用这个特点,早些年在投资银行业时,你可能会认为行业内最大的工商银行最有投资价值,那么你就会错过虽然弱小但一直成长的招商银行的巨大涨幅。

而当你用市场垄断地位去衡量时,你又怎么会预计到微软已经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中一统天下了,还会被曾经濒临破产靠微软注资才死里逃生的苹果抢走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当年伊利已经在牛奶行业中做到了业内第一,谁又会想到蒙牛后来居上。

而用领导层来考量,但人是很难了解的,哪怕你与某人同事多年,你也未必了解他的真正内心,何况我们这些局外人,即便是如此强调这种特质、阅人无数的巴菲特也经常看走眼,旗下公司的领导人也暴露出不少有损诚信的丑闻。

对于有兴趣研究企业的童鞋,也不用搞得太复杂,只要专心把巴菲特提出的四条研究规则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企业投资法则主要有四大原则,即:企业原则、经营原则、财务原则、市场原则。

(1)企业原则:①这家企业是简单而且可以了解的吗?②这家企业的营运历史是否稳定?③这家企业长期发展前景是否被看好?

(2)经营原则:①经营者是否理性?②经营者对他的股东是否诚实坦白?③经营者是否会盲从其他法人机构的行为?

(3)财务原则:①把重点集中在股权收益率(ROE),而非每股盈余。②计算出自由现金流量折现(DCF)。③寻找高毛利率的公司。

(4)市场原则:①这家企业的价值是什么?②这家企业是否能以显著的价值折扣购得(亦即取得安全边际)?”

关于什么是好企业,可以研究得很深,考虑到大部分普通人没有这个实力,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必太纠结这个问题,要相信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常识判断,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都判断不出来,就不要再看,多注重大众评价更有效。

事实上,很多专业性研究所得出的答案,可能还不如大众的看法,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公认的第一往往就是第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