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联系

金融理念 2019-03-04  星期一 1348字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就是资金供需双方通过股票、债券的发行和认购等方式进行的融资交易。与其对应的间接融资,是指供需双方借助银行等金融中介来达成融资交易,其主要方式是银行贷款。一般认为,经济体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占的比重也就更高。如美国,其企业债发行规模一直保持全球第一。直接融资比例还与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密切相关,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2012年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非金融企业不通过银行获得的融资占比分别为68.7%、44.6%和35.6%,差异明显。

世界部分经济体的直接融资比例

直接融资因为省去了金融中介的服务成本,可以有效降低融资利率,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同时,也有助于分散系统性金融风险,直接融资是企业直接面对投资者,风险只会在相关投资者中扩散;而间接融资高度依赖银行,一旦银行破产将造成巨大的信用危机,甚至整个金融体系都会瘫痪,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日本经济曾长期依赖间接融资,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银行大量破产,金融体系遭到重创,企业融资的主渠道阻塞,实体经济元气大伤,这也是其“消失10年”的重要原因。

早在1996年朱镕基兼任央行行长时就提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转制不久,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不良资产率处于较高水平,即使在1999年到2000年期间剥离出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4家国有银行2002年的不良贷款余额仍高达1.8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6.62%。在此背景下,为了防止风险过多集中于银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就成为必然之举。到今天,股票总市值已名列全球前茅,债券发行规模也保持了高速增长,2012年广义的直接融资占比达到40%,扣除影子银行业务融资额,直接(股债)融资也占到了18.8%,比起当初的10%左右有了较大发展。

但从股票市场来看,近两年股市持续低迷,股权融资规模不断萎缩,2012年非金融企业融资规模只有2500亿。这主要缘于股票发行体制的滞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不仅为提高股权融资比重提供了有效途径,而且为发展债券市场开拓了空间。我们简单地把金融资产分为股票总市值、债券存量和银行总资产三类,美国银行总资产只有22.5%,债券存量则占到52.4%,而的银行总资产占了73.1%,债券存量只有14.4%。当前债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同信用等级的债券收益率差距在不断缩小,企业债与国债已相差不多,也几乎没有违约风险。这其中就存在着定价错误的问题。可以想象,假如债券、信托产品等直接融资手段都是将的信用无限扩大,必然会演变为庞氏骗局,最终触发金融危机。我们要做大债券市场和财富管理业务,必须划清与企业的边界,该破产的企业就要破产,不应承担无限责任。

有效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除了大力发展股票、债券市场,还需要在金融体系上打破国有银行独大的格局,降低银行业务的进入门槛,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推进、打破垄断。特别是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近年来有的银行借信托、券商的通道为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融资,导致表外业务迅速膨胀,这些名义上属于直接融资,而实际上很多都是类贷款业务,如不加约束,将会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完】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