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页 > 金融市场交易 > 股票市场

说说调研那点事儿

發佈時間:2016-02-09 撰文:@佯_谬点击:

近日在核查上市公司底稿,看到投资者调研记录,忍不住想说几句。里面有些问题,发问的人确实很殷切知道,答案肯定给你太极,比如下面三个:

1.你们今年业绩怎么样?

点评:我敢说么?即使我敢说你敢信么?

2.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

点评:如果我严重不看好,打算套现走人,我该怎么告诉你呢?你教教我。

3.公司有什么发展规划么?

点评:我简单说个30分钟吧(其实昨天员工会我扯了俩小时都没扯完)

那调研应该问什么问题呢?本质上说,获得已被市场反映的信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想出个有价值的投资建议,恐怕都得整点“干货”。但是,《信息披露制度》等规定为了保证投资的公平性,要求不得对调研人员披露未公开信息,一般情况下,董秘是不会以身试法的。所以,如果调研就是为了获得对股价有实质影响的信息,不奉献点青春或者肝胃,是不会有结果的。

然而,就算某些人舍得了孩子,可惜套着的狼也未必可靠,想要人家的独家信息,豁出去了。于是乎情深酒醉之处,终于低声耳语几个字眼,回去后火急火燎的打电话、出报告,与所有人强推一翻,几个月过去了,等的东西迟迟不能兑现,等到的却是大小非减持。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你是人精,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能够跟几个上市公司管理层称兄道弟,一时间平步青云,新财富瞩目,这时恐怕想搞翻你的人和监管层也盯上你了,你睡的安稳么?

如此说来,调研目标是获得市场未反映的信息,不是君子生存之道,那还调研什么?找出好公司!什么是好公司? 跑到公司一看,这公司的研究团队和谷歌很像么,管理都是像麦肯锡课本里那样,老板像杰克韦尔奇一样能干,看下PE值,行业平均,搞定,强推。如果形成观点都这么容易,派个傻子当研究员都行。恐怕几乎所有的情况是,公司平淡无奇,管理者附庸风雅,董秘皮笑肉不笑,让你顿时就想走了。可是,这样一个公司就真的不值得我们琢磨琢磨吗?

英文里有句话,Everymonkey has its day. 索罗斯也强调过市场的反身性,最最垃圾的公司麻雀变凤凰在A股也不新鲜。等到听说或者看出来变凤凰,马上杀到,出报告,速度够快也不错,恭喜你,这样你是抬轿第一波;你要是反映慢一点,就得排在后面了吃点骨头了。要是等多数人看完了,你无比兴奋的宣布,这公司比你们想象的都要好,那估计大家会把这公司的股票都抛给你了。

更好的方法是,能预判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变成凤凰。跟所有大小散户买了股票都希望第二天公布买个矿一样,所有的公司的管理者也有一个期盼,这个期盼不是简单的明年订单爆膨,盈利大增,而是一个具体的、清晰的实体经济行业变化,可能公司好几年做了好多事都在为这个憧憬布局,一旦风云有变,公司必当异军突起。

我经历的公司(工作性质原因,我在客户公司待的时间长到可以了解这些故事),每个关心自己公司的总裁都有一个这样的愿景,只是他不会轻易讲出来,然而如果有人能发现他的愿景,他会很兴奋,他不但不会否认他的想法,而且会无保留的清晰的讲出这个想法。能不能找出这个愿景,不是开门见山的问“你们的发展规划是什么”,而是反复案头工作和沟通,自己发掘出来,这才是到一个公司调研的最基础的东西。

我曾经听到客户董事长和机构研究员私下吃饭回来后,悻悻的说这个研究员根本不懂这个行业和我们公司,别看他挺有名。所以,如果我们在调研中能够挖掘出管理者的理念或者布局,管理者会有被认同感,他们才会反过来认同研究员。事实上,透彻的理解一个上市公司的战略布局是能长期保持好的上市公司关系的关键之一。

当然了解了这个愿景,并不代表就抓到了好的投资机会,但是,我们至少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公司会是个好的投资机会。如果我们清楚的知道一个行业中所有上市公司的愿景以及他们所做的准备,随着时间的流逝,行业不断发展或转变,新的外部信息在不断出现,好的投资标的会在第一时间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