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与模式
关键词不良资产,资产证券化

1、环境因素:

我们梳理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相关的制度建设有待提升的部分,试点尚未明确重启:对基础资产的选择上,包括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收入,以及对资产质量,产业政策导向也有相关的要求,并非所有的资产都可以证券化。从不良结构上来说,以2014年末银监会披露的数据可以看到,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与现阶段的产业政策的契合度还有待考量。配套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虽已有监管导向,但仍有待具体的试点政策出台,此外,不良资产证券化还面临着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的支持及信息披露要求等多方面的不完善。主要包括:

(1)会计准则配套设施(能否出表);

(2)税收规定配套设施(须消除或尽量避免重复征税;明确交易行为及所得的性质认定);

(3)信息披露配套设施(参照RegAB);

(4)二级市场流动性尚缺等方面的有待完善之处。

2、需求因素:

(1)正面因素之一-不良贷款余额攀升:经济下行趋势下,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严重承压。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整体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已超过1万亿,不良贷款率达到1.50%,平均拨备水平不断下降,2015年6月末拨备覆盖率已下降到200%以下,达到198.39%,拨备覆盖率的下行空间愈发缩窄,拓展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引入资产证券化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需求。

(2)正面因素之二-债券市场投资需求上升:目前,资产配置荒的情况下,信用质量较好的固定收益资产逐渐会成为抢手货,而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收益相对较高和分散性相对较好的特性,同时其分层结构可以满足多层次投资人的需求,市场关注度逐渐上升。

(3)反面因素-银行理财的替代效应:我们调研了上市银行2015年3季度理财产品市场发展概况,上市银行理财规模快速增长,预计理财产品余额15年全年同比增长50%以上,可达到22万亿,理财产品余额/总资产比重最高达到39%。银行理财,作为简版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其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替代效应,阻滞了资产证券化的发行。

3、技术因素:

(1)产品设计、现金流建模和信用评级技术:ABS参与主体很多,需要金融模型来满足发行、评级、投资和监管要求。不良资产证券化采用多种增信手段,交易结构更复杂。技术层面可借鉴国外经验,相对容易学习,虽经验尚缺,但并不构成核心障碍。

(2)催收技术:MortgageServicingRights(抵押贷款服务权)对于美国的MBS发行来说极其重要。未来,催收技术,如调查,发掘重组机会等,然而从催收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否证券化,都将对银行产生积极正面的效果,区别也只是在于现金流回收的时点,取决于银行是否需要一次性回收所有现金流,还是在成功催收的基础上获得未来每期的偿付。

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

2005年国开行和建行相继试点成功,2006年开始,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对以证券化方式处理不良贷款进行了探索,而商业银行方面,建行也在2008年时成功发行了试点的不良资产证券化项目。

1、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交易结构的安排

发起机构聘请投行类机构作为财务顾问,进行项目设计,并作为发行过程中的主承销商,负责产品销售。并聘请信托公司等作为受托机构,负责信托管理,承担向投资机构承担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义务。此外,还引入了资金保管机构提供资金保管服务。发起机构本身,通常还作为资产服务商,对债务人进行催收和重组等,包括负责资产日常管理维护,制定和实施资产处置方案,进行日常费用的开支等工作。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中还引入了资产服务顾问的角色,主要是代表受托机构监督地爱卡服务机构的职责,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2、与正常类资产证券化的区别

(1)资产处置顾问服务的引入,并披露发起机构的历史处置业绩:投资者针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更关注贷款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市场化程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如若由发起机构自身来作为贷款服务机构,针对不良资产的特殊性,可能会出现不认真履职的问题,因此引入资产服务顾问,来进行监督,将有效地保证证券化后的贷款回收。

(2)针对资产池未来可回收的现金流情况的充分披露:通过样本构建、样本调查,样本估值和估值推广四个步骤,预测资产池未来可回收的现金流。

(3)折扣率和核销:正常类贷款为基础资产的情况下,通常发行规模与资产池未偿本金余额基本一致,或者是极小的差异。而不良资产入池的情况下,通常发行规模与未偿本金余额的比例基本是跟预估的回收率一致。针对商业银行而言,低折扣率的存在,在会计处理上还会涉及到核销问题,例如未偿本金余额是10000元,发行规模是30%,即为3000元,被折扣掉的那7000元,应该在会计处理上仍作为核销处理,因此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根据回收程度的不同,仍会涉及一定程度的核销金额。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只是改变了现金流回收的时点,提高了回收效率,但该核销的部分,仍旧需要进行相应的核销。

3、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区别:

(1)目的不同:资产管理公司的基本任务是处理不良以回收资金,因此更注重回收的时效性。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处置不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资产质量压力,降低表内风险等,需要更多的考虑处置的合理性,包括定价,风险转移和隔离等。

(2)出表要求不同:在实际发行中,资产管理公司会选择自持部分的次级,以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如信达的案例中自持全部次级,而建行的试点中,同样采取了自持全部次级的模式,无法出表。对于现阶段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初衷而言,商业银行可能会选择自持仅监管要求的部分次级,从而实现成功出表。

(3)处置力度不同: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不良方面,具有更多的经验和渠道,仅仅会将证券化作为一种可选路径。而商业银行来说,通过证券化更加快速便捷的将不良贷款转移到表外,因此在选择该路径方面的积极性与其他处置方式相比而言,会更强些。

投资建议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速加快,商业银行在如何批量处置不良资产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约束银行估值的资产质量问题,已成为达摩克里斯之剑。而不良资产证券化模式的引入,并不是根源上结局资产质量问题的良方,而是化解不良压力,提供了处置的多样化。不良资产证券化作为一个有效途径,在本轮证券化试点亟待有所突破,据悉,四大行已获得相应的试点额度,预期在今年年末或明年将会开始试点。

目前在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较大,行业面业绩增速和资产质量承受双重压力的背景下,政策成为板块主要的驱动力。在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尚未充分显现时,财政政策开始持续加码。政策面显回暖现象,政策托底经济,有助于改善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资产证券化虽非解决资产质量的良方,但作为批量处置不良资产的多样化途径,能够有效缓解账面不良压力。建议关注的银行股标的:招行(资产证券化创新先锋:已发两期个人RMBS和一期信用卡汽车分期贷款的ABS产品,轻型银行战略走在行业前沿),平安(集团旗下陆金所作为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的协同效应)和宁波(资产证券化理念取之于中小微,用之于中小微,已发两期无抵押个人消费贷产品,支持零售战略)。

(结束)

已有人阅读 | 参考资料:中信建设证券

免责声明:本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并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所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站内提供的部分文章和图片资源或是网上搜集或是由网友提供, 若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权益,敬请来信来电通知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