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重阳、泽熙、星石、朱雀四大私募基金面试全过程

更新于:2016-02-09  星期二已有 人阅读 信源: 金融街侦探字数统计:4754字

重阳投资:3000人“求虐”留下的仅个位数

近几年他们在招人过程中发现,投递简历的人大幅增长,求职者的质量也有明显提升。去年底在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的校园招聘中,他们收到了3000多份简历,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这说明大家对私募行业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私募之所以能够吸引到这些高素质人才,投资业绩的出类拔萃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是主要原因。从业绩看,无论是熊市还是牛市中,私募都较公募优势明显。干得好的私募基金经理年收入数百万上千万也有可能,并且私募基金的激励机制比较灵活,所以这些年公募大佬‘奔私’现象越来越频繁。

重阳投资,目前最大的阳光私募机构,以优异的业绩和绝对领先的管理规模成为阳光私募中的领头羊,裘国根、王庆、陈心、殷雷等合伙人均是名声显赫的业内大佬级人物。

重阳投资在选拔人才上也是极为严格,求职业要经过简历筛选、知识范围极为广泛的笔试、部门主管面试、公司全体合伙人集体面试四重考验,可谓万里挑一。

合伙人带队进校园

相较于多数私募并不直接走入校园,重阳投资几乎每年都去高校召开宣讲会。

公司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打造,很大比例的员工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拨的,公司几乎每年都会扩充新鲜血液,招聘人数不会受市场环境影响,更考虑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潜力。

公司管理层对人才招聘非常重视,公司合伙人团队每年都会亲自去校园做宣讲。2014年,重阳投资总裁王庆、合伙人兼首席分析师陈心曾带队去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做宣讲。

“去年底的校招我们收到了3000多份简历,最后留下来的在个位数。”

笔试“碾压”考生智商

3000多份简历中筛选个位数的人选,严格程度可见一斑。也有不少参加过重阳投资笔试的考生“大吐苦水”,称被“碾压智商”。很多考生吐槽笔试题目难度太大。

一位考生在微博中写道:“从重阳投资笔试归来,唯一的一个结论是他们家的产品可以买!原因是笔试过程感觉智商完全被碾压了。”

因为资产管理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所以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很高,他们的笔试题由专门命题组出题,董事长裘国根也会亲自把关,题目涵盖财经专业的经济、投资、金融、财务、数学,还有文史哲,以及法律、心理学等。

有些单位招聘是用职业能力评定的题目来考查应聘者,这类题很多人都做过,但重阳投资的考题涉及范围太宽,考生事先是很难准备的。去年3000多个应聘者通过笔试的不到200人。

合伙人层层面试

笔试过了,还要在面试中“过关斩将”。首先是部门主管面试,面试后筛选的人,合伙人团队还要集体亲自面试。合伙人面试有两轮,包括董事长裘国根也会亲自参与面试,并且每个合伙人都拥有一票否决权,所以最后能够入职的一定是每个合伙人都认可的人才。

这部分校招进来的学生就直接录取了,没有实习的说法。而我们正在启动的暑期实习生也是招聘计划的一部分,最近我们就发布了暑期实习生的招聘信息,学生可以在暑假期间来公司实习。

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实习期结束后,会有部分实习生直接收到正式录用通知。并且暑期实习生的招聘流程跟校招的程序一样,也要通过笔试和层层面试。薛晓明说。

“我们需要的员工不仅要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要认同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尤其是投研人员必须对工作、对投资非常热爱。投资是个非常艰苦的过程,能够吃得了苦并对这份职业保持热爱的人才能受聘于我们公司。”王庆说。

泽熙派:只招熟手新人 1个月跑20家公司

淘汰率高

泽熙投资是最具神秘色彩和另类气质的一家私募基金,其掌门人徐翔毫无专业背景也无名校资历,却因彪悍的投资风格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冠以浙江敢死队“总舵主”的称号。

2009年,徐翔成立泽熙投资,多年来泽熙投资的业绩远远高于大部分公募基金、券商理财产品,并且无论在熊市还是牛市中都能够创造不凡业绩。

这样一只独具风格且神秘莫测的私募基金,在招人方面自然也是独树一帜。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方打听了解,泽熙投资招人跟大多数私募完全不同,他们只招熟手,且几乎完全没有学历和身份以及资历要求,但实习期间考核机制极其苛刻,有残酷的淘汰机制,大部分都因为无法承受高压而被辞退或主动离职。

残酷的淘汰机制

相较于其余学术派私募基金对人才的从零培养,泽熙投资对人才的要求极度严苛,求职者需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当然更需要对市场有敏锐的判断力。

泽熙从不招应届毕业生,公司可能并不像一些学术派私募那样有良好的培训机制,因此需要员工一进来就能快速进入状态。在招聘渠道方面,通常就是两个,一是通过猎头,另一个是在公司网站上挂招聘信息。

徐翔非常看重应聘人员以前的经历,要求求职者足够勤奋,有极强的抗压能力,行动力要很迅速。来应聘的财经记者特别多,我们也招过一大批,徐翔认为,财经记者接触到的上市公司比较多,跟人打交道和搜集信息的能力比较强,见多识广。

徐翔也会招一些行业内人士,例如TMT、汽车行业,这些人本身对整个行业非常了解,如果给他一些研究任务就很容易上手,研究也会比较深入。

此外,他也招了一些做PE出身的,这些人了解很多不同的小公司,经验丰富。总归一句话,泽熙招人的标准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各行各业各种从业背景的人都可能因其身上独有的特质而被徐翔招进来,但问题是你能进得来不代表你留得下来,我们的考核机制极为苛刻。上述人士表示。

徐翔不喜欢“书呆子”

他们对于泽熙苛刻的考核机制都深有感触。压力非常大,进了公司前几个月的薪酬比较低,也没有任何人带你,大家都非常忙,所有事情都需要你自己去学,开始几个月几乎随时都在天上飞,去很多上市公司,不停跟这些人交流,随时都在应酬,随时都想着推怎样的股票给徐翔。

最后要看你推的股票涨不涨。总之你能不能为他赚到钱,能不能带来效益,这是你能否留下来的唯一指标。“一位人士讲到。”老板不喜欢书呆子,那种理论非常强,但是对资本市场不灵敏的人是留不下来的,所以留下来的人都是很有天赋且异常勤奋的。一开始来公司从研究员助理做起,基本上一个月要跑20家上市公司,并且一个月差不多要联系50家上市公司,要打很多电话,跟工作狂一样。另一位人士表示。

虽然有如此苛刻的淘汰机制,但也有不少人愿意去泽熙镀金。“有些人来是为了混资历,因为毕竟泽熙这个牌子在那里,很多公司很看重,一些泽熙的研究员助理,出去都可以拿到2亿元的管理规模。”上述人士说。

星石派:数理能力要求高

只招应届生

星石投资是第一批阳光私募,旗下产品数量超过30只。多年来,星石投资自成一派,专注于绝对回报,在业内独具风格。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星石就高唱牛市凯歌,成为这轮牛市中的业绩佼佼者。

星石是唯一一家只招应届毕业生的私募基金,公司总经理杨玲跟记者交流时开门见山地表示:“我们是做绝对回报的,如果从社会上招聘其他公司的研究员或基金经理,要扭转他们既有的投资风格较困难,所以都是自己培养人才。”

杨玲表示,公司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招聘活动应该就是今年,不光是投研团队,各个岗位都在扩充人员。去年三季度,公司一共有37个人,今年招聘完后员工规模计划扩张至60~80人。其中投研团队之前有20多人,今年计划扩张到40人。

基于对这一波牛市的乐观,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上升得特别快,因此需要相应的团队来支撑管理规模。公司“绝对回报体系”是从行业入手,向上是宏观,向下是个股,而每个行业都需要专门的人去研究,大的行业甚至需要几个人共同研究,所以投研团队需要补充大量人才。

星石比较倾向于本科是读理工科或数学,研究生读经济的应届生,并且笔试的时候对数理的要求也相对更高。据了解,星石研究员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很多人刚进来发现工作并不是那么有趣,整天跟各种数据打交道,因此不容易坚持下来。

不过,星石的员工激励方面也很吸引人。杨玲称,现在公司的8个基金经理有4位都是2009年招进来的应届毕业生。在收入水平上,公司在整个行业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再加上公司有股权激励机制,每3年就会吸收一些优秀员工作为股东,在公司待得越长,对公司贡献越大,越容易获得公司股权。因此,完备的激励机制也是星石留住人才的一大优势。

朱雀派:有足够韧性才能留下

注重创新

作为上海首家有限合伙私募企业,李华轮创办的朱雀投资已经从单纯的股票型阳光私募转型为“身跨一二级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的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如今资产管理规模已经突破百亿元。

朱雀的创新业务发展迅猛,目前其发行的阳光产品中,市场中性策略的“阿尔法系列”产品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使朱雀投资对相关创新业务的人才需求也更加强烈。

从朱雀官网看到,今年3月朱雀发出招聘“创新投资部项目经理”的启事,旨在探寻和挖掘质地优良的新三板挂牌或拟挂牌公司。

朱雀投资高级合伙人王欢提到,去年以来公司各个领域都在拓展,创新投资、新三板、量化对冲等创新领域有业务发展的需求,需要更多的人员。

“有从学校招聘进来的应届生,也有一些成熟的投研人员。我们会去各个学校的校园招聘网、BBS上发布招聘信息,同时也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猎头倒是用得不多。”王欢表示。我们二级市场股票团队现在有20多人,基本架构是有的,可能会补充一些助理,加强整个团队的力量,其他创新团队从去年开始就招得相对集中一些,今后可能会根据业务发展和团队建设来继续扩充。

至于朱雀需要怎样的人才,王欢坦言,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残酷,他们之前也招一些快毕业的应届生做实习研究员,有一小部分会留下来,大部分可能因为坚持不下来或者过了一年发现自己并不合适就退出了,有足够韧性的人才能最终坚持下来。

先说说面试秘籍

对冲基金公司的面试没有绝对的原则,但你如果有点创意,并且能够提出创新的投资想法,那就肯定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

对冲基金负责人:

我曾参加过许多家对冲基金公司的面试,所以,但愿我能够给你提供一个面试者的视角;尼克从面试官的角度给出的回答是正确的。

以下是我为面试所做的准备:

知己:

面试时常被问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请描述一下你自己。”你为什么对买方业务感兴趣?你有哪些经验?你为什么想要跳槽?你希望获得的薪酬是多少?

我认为,求职者的兴趣和经验是最重要的。由于丰厚的报酬,大多数人,包括银行业者在内,都希望进入这个行业,但令人意外的是,许多人对如何评估股票的价值一无所知。如果你对这个行业充满热情,就应该在闲暇时间给自己充充电。

知彼:

最常被问到的第二个问题是:“你对我们了解多少?”(提问者通常以一种冰冷的语调提出这个问题)。基金旗下管理的资产有哪些?战略?重点行业?他们的负责人分别是谁?他们的投资者群体又是谁?绩效?文化?两年前,是否有人因为让他们的印度朋友抢在公司之前交易而被解雇?

记住基金网站的内容:

在《华尔街日报》网站(WSJ.com)和谷歌(Google)上进行查询。查找该基金在彭博社(Bloomberg)和研究公司Factset上的信息。尤其是要仔细研究他们的13F表格。我通常会查找出过去四到八个季度的数据,将它们输入Excel,然后按照部门、规模和仓位变化,对每一支证券进行分析。

如果你对这份工作垂涎三尺,你就应该知道公共领域内可以找到的所有信息。曾对我进行面试的一位投资组合经理披露,他们卖出了仓位。我注意到,这并非公开信息。后来当他与我意见不一致,并且认为我的调查不够仔细时,我有些迷茫。他考虑了一会儿,然后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于是向我真诚地道歉。

准备股票介绍:

我通常会准备得非常充分。我个人的原则是五支做多股票和五支做空股票。我采用了一个系统的流程,我会翻阅过去八个季度的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以及电话会议记录。阅读同一时期每一位分析师的报告。为所有股票构建财务模型。在WSJ.com上进行搜索。

如果有必要,了解投资者关系和卖方。它们关键的驱动力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你的优势是什么?此外,可以写一篇论文。为所有观点提供依据

标签

版权声明: 所有注明”信源:租賃視界“的图像音频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租賃視界”。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本站观点。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 本网站所载文章系出于非营利、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行业新闻资讯栏目所提供的内容有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并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所转载的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站内提供的部分文章和图片资源或是网上搜集或是由网友提供, 若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或权益,敬请来信来电通知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