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视界 首页 > 融资租赁研究 > 租赁研究 > 正文 返回 打印

黄金租赁比贷款划算的秘密-一箭三雕被异化的黄金贸易融资

  2016-02-08 19:57:46  

黄金租赁:比贷款划算的秘密

《第一财经日报》于昨日刊发《一箭三雕:被异化的黄金贸易融资》揭示,继钢贸融资、铁矿石融资和铜融资后,逐渐浮出水面的黄金贸易融资除了套取汇差和利差外,如果从银行套取的资金流向房地产、信托等领域,亦会收获可观的利润。

  事实上,除了通过黄金贸易融资之外,还有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黄金融资方式,那就是通过黄金租赁融资。黄金租赁更像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融资方面临的最大风险主要来自于黄金价格的波动。

  目前,多家商业银行均有黄金租赁业务。与贷款等融资渠道相比,黄金租赁成本低,不占用贷款头寸且资金用途不受限制,如此大的诱惑也导致黄金租赁在市场中存在被滥用的可能。

资金用途不受限制 不占贷款头寸

  黄金租赁一般是指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租赁向银行租用黄金,到期后归还同等数量、同等品种黄金,并支付相应的黄金租赁利息,而承租方(企业)拥有黄金在租赁期间的处置权,租赁品种往往是上海黄金交易所(下称“上金所”)的AU99.99。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得知,黄金租赁的流程一般包括:企业(承租方)A在与银行B办理完黄金租赁手续后,可以委托银行B在上金所卖出全部租赁的现货黄金,并委托银行B以相同的价格买入与租赁期限一致的黄金合约,锁定到期应偿还黄金的数量,其间发生的黄金租赁费、买进和卖出黄金合约的手续费等费用由银行B承担,银行B按上述租赁成本向企业A收取租赁费用,租赁费用构成本项融资的资金成本。 

  例如,企业A先从银行B“租借”385公斤实物黄金,随即通过上金所卖出套现获得近1亿元资金(以目前260元/克的价格为例),将其中的1500万元(15%保证金比例)用于买入385公斤黄金的合约用于后期归还黄金,剩余8500万元则变成企业流动资金。企业A在此过程中的主要成本来自于支付给银行的黄金租赁费、买进和卖出黄金合约的手续费等。

  若后期黄金价格继续下跌,低于260元/克,则企业在归还385公斤黄金时的成本也将低于1亿元,由此将减少企业的黄金租赁费用。即使黄金价格上涨,但涨幅不大的话,加上黄金租赁费用,企业的融资成本也很可能低于一般贷款成本。

  因此,黄金租赁也成为了众多上市公司的融资利器。例如,锡业股份此前公告称,拟开展黄金租赁的数量为不超过4吨,按照目前黄金市场价格260元/克计算,总价值约为10.4亿元人民币,而本项融资的成本总额约6240万元人民币。以此推算,本次融资实际的资金成本不超过6%的水平。

  一名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客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归还黄金,终止黄金租赁合同,但对于提前终止租赁合同的情况,银行有权适当调节黄金租赁费率以弥补更改交易造成的损失,同时客户还可在租赁合同到期时申请展期。”

  这名客户经理还表示:“对银行而言,闲置的黄金只会增加仓储成本,而将黄金租借出去则可以获得更多中间业务收入,黄金租赁不占用贷款头寸,办理方便快捷,节省多道中间环节,企业可随时提金,黄金租赁利率灵活,且不受用途限制,最终费用往往低于传统贷款费用。”

  北京一家金饰加工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黄金租赁业也成为部分用金企业获取黄金原材料的重要渠道。部分公司会从银行借入黄金后不是立即通过上金所卖出,而是作为原材料组织生产,当租借到期后,通过向上金所购入或者以自有库存等质等量的黄金实物归还银行,同时按照一定的租借费率支付租赁费。”

看空操作

  事实上,黄金租赁也可以理解成是对黄金市场的一种看空操作,融资方需要提前借入黄金进行卖空,等黄金价格下跌时再补回归还黄金。

  值得指出的是,当借入黄金的A企业租赁规模较大且金价波动较大时,A企业因黄金租赁业务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投资损益金额就会相应扩大,经营业绩自然受到影响。

  对于黄金租赁的会计处理,一名资深会计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若租赁黄金归还日黄金市价低于租入日黄金市价,A企业在此会计期间将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投资收益;反之,将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或投资损失。”

  虽然黄金租赁融资资金的成本相对较低,但这种成本优势却往往在黄金下跌周期中比较明显。2013年,上金所AU99.99的价格从年初的330元/克下滑至年底的240元/克,这为部分开展黄金租赁融资的上市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以上市公司金一文化为例,2013年,该公司利润总额、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013年发生额为7398万元,比2012年发生额2022万元增加265.87%。该公司解释称,主要是黄金租赁业务由于金价下跌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且当期增加了黄金租赁。

  但今年一季度,上金所黄金价格从1月初的240元/克上涨至3月底的260元/克。在此期间,金一文化净利润大幅下滑140%。该公司表示,主要是当期黄金价格上升对黄金租赁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大。

  然而,对于办理租赁业务的前提条件,经过记者实际调查了解到,商业银行往往要求客户须为黄金的生产、加工和使用企业,有实际黄金租赁需求,且客户在银行评级必须为B以上,在金融机构无不良授信和恶意逃废债记录。

  不过,想要获取黄金租赁合同并非没有变通手法,在与多家黄金经营企业的接触中,《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客户可以用几万元发起设立一家与黄金业务相关的企业,比如在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中添加黄金首饰经营业务,就能满足银行内部的合规要求。如此操作的最大诱因在于黄金租赁的资金用途不受限制,这样投资渠道就会有很多。

  但不可忽视的是,对于这种操作,上述银行客户经理还称:“黄金租赁到期时必须全额偿还黄金,对于没有确定黄金产出或来源的承租方,将面临市场价格上涨的风险。而对于黄金现货背景不强的公司,银行往往会非常谨慎,比如要求经营记录、扣减授信或者缴纳更多保证金。”

 

一箭三雕:被异化的黄金贸易融资

“以商品尤其是黄金为载体的热钱,未必都是来自国际资本大鳄,往往就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小贸易公司。”一名做跨境商品交易的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继钢贸融资、铁矿石融资和铜融资后,黄金贸易融资逐渐也浮出水面。审计署最新报告显示,抽查25家黄金加工企业2012年以来虚构贸易背景,进行跨境、跨币种循环滚动贷款累计944亿元,套取汇差和利差9亿多元。

而业内人士称,除了套取汇差和利差外,如果从银行套取的资金流向房地产、信托等领域,亦会收获可观的利润。

“之所以选择黄金,是因为黄金价值较高,体积小,运输方便,但黄金加工贸易融资2011年之后才比较流行。因为是加工贸易,且全部使用进口原料加工,海关不征收出口关税。”贸易商张立明(化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黄金加工贸易:套取汇差和利差

利用黄金加工贸易,进口黄金原料,简单加工再出口,已经成为黄金贸易融资的主要链条。

“黄金加工贸易融资方式与其他商品类似,无非是在岸黄金加工商A把信用证支付给离岸子公司B,进口黄金至保税区,离岸子公司B以收到的信用证做美元融资,从离岸银行借入美元,这个借入成本要低于内地,公司A收到离岸子公司B的美元款项,把黄金简单加工出口。”张立明向《第一财经日报》简单描述了这一资金跨境过程。

“简单加工成本很低,通过反复进出口对倒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套利,还可以做大贸易额,并获得高额贷款。”张立明还表示,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和在岸人民币(CNY)兑美元的汇差经常存在,高的时候可以达到300至400点,100万美元在内地可以多换3万~4万元人民币。

黄金加工贸易很可能只是黄金套利的方法之一,国际期货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王红英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铁矿石等融资多存在于天津港、青岛港等地,而黄金融资则主要集中在深圳。铁矿石和铜等往往是多头套利,即贸易商手中有商品实物。但在深圳,市场上甚至存在黄金空头套利,即只需要黄金购买合同,甚至不需要从香港实际买入黄金实物即可从银行获得授信。”

香港目前是黄金进出内地的主要窗口,由于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内地在岸人民币汇率走势并不完全一致,离岸市场人民币升值幅度更明显,且香港市场借贷利率较低,汇差和利差也成为贸易商套利的主要来源。

香港贸易发展局数据显示,内地与香港的黄金贸易额已从2009年的不足50亿美元猛增至2013年的接近700亿美元。另据香港统计署数据,2013年全年香港出口到内地黄金总量为近149.5万公斤,其中86%为转口,仅14%为直接出口。

去年5月,有媒体援引官方调研报告称,黄金简单加工产品不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简单加工产品并不在香港市场上公开销售,也不会在内地市场销售。2013年1~4月,深圳关区黄金简单加工出口总额约30亿美元,同期深圳关区加工贸易出口同比增长59%,但如果剔除黄金简单加工出口,深圳关区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率将下降10个百分点。

按照央行规定,黄金进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而目前,仅12家商业银行拥有黄金进出口资格,进口后商业银行须在上海黄金交易所平台上售出进口黄金。但与直接进口黄金及其制品不同,黄金加工贸易不需要央行审批,这是黄金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正是审计署报告的矛头指向所在,即黄金加工企业。

“仅25家黄金加工企业就通过虚构贸易已经将贷款额做到了900多亿元,可见全部规模很有可能远大于这个数。”上述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称。

资金流向成谜

另外一名匿名贸易商对《第一财经日报》称,获取短期利差和汇差只是贸易商利润来源的一部分,银行开出的信用证期限往往是3个月到6个月,如果资金流向其他领域,比如房地产、信托等,利润则更加可观。

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近日撰文称,这种商品融资不仅具有严重的融资套利倾向,即用境外低成本的资金转换成高利息的人民币,而且这些融资获得高息的人民币之后,会通过各种影子银行渠道流入房地产市场及地方融资平台。可以说,这些商品融资不仅会严重弱化央行的货币政策及对影子银行治理,也可能给金融体系带来巨大风险。

易宪容还认为,至于这些资金用途是什么,流向哪里,银行无从知晓。内地贸易公司在信用证到期还款时,有可能利用另一次同样的融资来支付。可见,这些商品融资不仅复杂不透明、融资链条长,不少环节无法监管,容易出现欺诈虚假行为,风险特高。

不过,上述投资经理还认为:“没必要把这种融资妖魔化,归根结底还是汇率没有市场化,如果人民币汇率得到了正常的体现,就不会再有融资机会了。”

“铜、锌、棕榈油等商品,在价格比国外价格低1%~2%的情况下,依然挡不住贸易商将它们往抛,何况黄金价格两边相等,足以看出其中的诱惑。”这名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

据世界黄金协会(WGC)此前研究,在,用于融资的黄金在2013年年底总量可能达到了1000吨,规模约430亿美元。高盛集团此前估计,2010年以来,通过商品贸易融资活动流入的热钱约810亿~1600亿美元,占了外汇短期借款的约31%,黄金、铜和铁矿石是三种主要的融资商品。

世界黄金协会此前还称:“除非央行更严厉、更有效地打击商品融资行为,或是的信贷分配和定价体系有所改进,否则可能仍会有大量黄金被进口用于融资操作。”

此前,虚假贸易盛行,导致热钱涌入,既与人民币单边升值有关,也与商品融资有关,最终也促使监管层不断在外汇以及进出口制度上加强管理。

易宪容建议,商品融资的盛行,很大程度上都是金融制度安排不足或存在缺陷所导致的,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因为对金融市场管制过多、市场化价格机制远没有形成的缘故(无论是汇率还是利率)。要化解影子银行的莫测风险,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加快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及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通过黄金简单加工的套利方式非常隐蔽,有时候会超出海关的监管范畴,表面上很难判断是否虚假贸易,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原文链接:https://www.tjrzzl.com/fl/l/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