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阅读次了

2021-01-30  星期六 / 证券,大数据 /

证券监管如何利用大数据逮老鼠?

    图文介绍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较大冲击。除了市场中的金融机构要利用大数据进行转型外,作为监管机构,大数据意味着什么?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课题。选取了一篇证券监管机构加强大数据应用的小趣文,供各位享用。

    在我们眼里,基金经理是这样的:年薪百万,锦衣玉食,手握重金,叱咤风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而在基金经理眼里,他们是这样的:考核机制灰常残酷,业绩排名亚历山大,长期脑力劳动,老化、衰竭甚至死亡,卷入内幕交易……总之,基金经理职业风险太大,不是累死,就是被抓。

    这不,据传上海基金公司中有5名权益类基金经理被带走了嘛,基金圈顿时笼罩着一层严肃而又神秘的气氛。

    上海证券报证实,上海地区基金公司中有5名权益类基金经理被监管部门带走协助调查,其中包括已离任公募基金经理。这五人被带走协助调查源于证监会稽查扩编,内情人士透露,证监会本次稽查扩编,进行大数据匹配中发现了可疑证据。

    通过大数据挖掘的在监察和侦查中的应用,几乎可以还原账户之间的事实关联,所有可疑账户都被纳入时时计算机的监控中,杜绝了大量的侦查人力、物力。大数据挖掘也被广泛应用于华尔街金融从业人员的行为模拟中。

    上海证监最近招了大量大数据研究和挖掘的人才,专门模拟不同账户之间的关联。通过无数次的模拟分析找到看似无关,但本质上相关的账户之间的交易关联。据悉,该项大数据挖掘,专门针对基金经理的监管。据知情人士透露,可能的操作路径如下:

    将基金经理所提供的所有亲属账户纳入监控,并对与这些账户同时(有一定时间顺序上的先后)买入或卖出的账户,进行监控,圈定特定账户进入重点观察;

    对进入重点观察的账户,进行二次相关性分析,通过多次模拟,得出一定得关联度证据,并进入具体调查账户实际控制人阶段;

    通过对账户实际控制人的暗访和调查,逐步厘清与特定证券从业者的关联。

    以上所有路径几乎都是通过计算机大数据模拟完成,几乎构成了对所有证券从业人员的“天罗地网”。

    其实,除了大数据挖掘之外,证监会在稽查扩编中,还增加了对手机、日常通讯工具(包括微信、QQ、私信等社交工具)的监控以及数日内的恢复等高科技手段。

    笔者专门为基金经理赶制了“社交行为规范手册”,希望能帮您“驶得万年船”。如果你能熟读,你大概可以规避70%的风险;假如你能背诵,你已经掌握了最前沿的“反监guan”宝典;倘若你能倒背如流,恭喜你,今晚上可以睡个好觉了!

    1.不要在微信中谈论个股;就算是微信群也不行;

    2.不要以为微博私信是安全的,像新浪、腾讯等任何所谓社交类微博,都必须乖乖的配合监察机关的调查,无条件调用你在社交媒体里的私信内容;

    3.不要以为多弄几个手机就安全了。据说,某基金公司突然有一天监察长按照之前基金经理提供的号码,挨个打;结果有的手机没响。手机没响的那个基金经理就这样收拾收拾“休假”了;

    4.不要以为固定电话是安全的。如果按照大数据的天罗地网被纳入重点监察范围,3个月内的固定电话会被复原通话;

    5.不要以为包个和自己没有亲戚关系的小三就可以做老鼠仓了,民政局里有的亲戚关系无处遁形;大数据下,你跟一个卖煎饼果子的都可能有关系。

    6.最后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季羡林曾给学生讲一个笑话:一个江湖郎中在市集上大声吆喝,叫卖治臭虫的妙方。有人买了这个妙方,打开用纸一层一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纸卷,纸上写着两个字:勤捉。在监管手段和声威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与时俱进!天天向上吧!【完】

    租赁视界新闻中心本站整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知识之目的,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大数据能否带来风控

    对大数据我不是专家,但由于大数据也是开放性的命题,所以我也就自己的认知水平,谈谈我对大数据的看法,更...